吉塔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摔跤吧爸爸》的教育学心理学解读(4)

四.天台床垫

情节再现:

女儿吉塔获得了省邦级的冠军后,爸爸找到体育主管部门,想申请一笔专项资金,(其实不过是买一块专业的摔跤垫子),改善一下她的训练条件,却遭到了政府官员的嘲笑和回绝。他只好回到家里和自己的哥哥进行倾诉,哥哥说:不就是垫子吗?用床垫也可以呀?

这反倒打开了爸爸的思路,在哥哥的支持下,侄子抱出了家里所有的垫子,铺到了房子的天台上,进行训练。

吉塔的摔跤训练生涯,自此,走入了正式的垫式摔跤项目。


《摔跤吧爸爸》·天台的床垫


到这里,家族里的人都为支持女儿们进行摔跤,投入了自己的精神、物质支持。

这种来自家庭内部的支持成为一个人顺利成长的重要保障,或者是坚强后盾。

这在社会心理中,被称作“社会支持系统”。

所谓社会支持系统指的是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保障的关系系统。

其实,来自家庭的支持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大的也是最基本的支持系统。尤其是来自原生家庭成员的支持。

在吉塔的成长路上,从妈妈最开始的默许,到堂兄从头到尾的陪练,再到哥哥贡献出全家的床垫,可以说,吉塔一路遇到了“贵人”,才从一个乡村逐步走上了国际赛事的舞台,最终成就了冠军梦想。


伯父答应提供全家的床垫


当一个人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就是找到亲人、朋友倾诉或帮助,并期待以此获得安慰或鼓励。

家,被称为心灵的港湾。因为家庭成员的支持最真诚,最无私,最有力,也最慷慨。

在我接触过的问题学生中,我深深地感到,一个青少年,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最大的关键并不是孩子本身,而他的家庭出了问题,他的父母出了问题。

孩子当初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曾或明或暗地救助于家人、父母,这时候,如果家人(主要是父母)能给予最大的理解、安慰和支持的话,一般孩子能顺利度过难关,走上健康之路。

而一旦父母不理解孩子,甚至埋怨孩子、指责孩子,不能给孩子以最基本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多半孩子会对家庭产生怨恨之情,放弃自己的求助,对家庭失望,进而对社会失望,走上更加深陷的道路。

有人把《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经历看作是一个男孩的成长过程,而他的一路成长中,就有多种人等充当了他成长成佛的支持系统。


其中如来佛祖就充当了“父亲”的角色,惩戒、教导、指引孙悟空;观音菩萨充当了“母亲”的角色,无条件地包容、帮助、扶持孙悟空;而唐僧则直接地与孙悟空共同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现场指导孙悟空如何面对困难,获得成长。

从某种角度来理解,如来是孙悟空的人生导师,观音是孙悟空的情感导师,而唐僧当是孙悟空的职业导师。

其他如猪八戒、沙僧们是什么呢?

他们当然是孙悟空成长过程中的同伴!同伴互助、共同交流,对人的支持和影响作用也是巨大的。

如何获得足够的支持系统的帮助呢?

最好的办法是以自己的真诚表达自己的需要,以自己的努力赢得他人的支撑。

在电影中,爸爸做到了,他的真诚是对梦想的坚守;吉塔做到了,她的真诚是对自己潜力的惊人展现!

当家人、朋友看到你的努力来自真实的自我需求时,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推你一把,助你一臂的!

同时,也让我们珍惜身边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感恩他们,在我们一路成长的过程中,成为支持我们人生系统的重要力量!

康庄大道路漫漫 ——文章健身房——神之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