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如何“战熊娃”

这是《当孩子犯“错”时》系列文章的第五篇,也是最后一篇。应爸爸妈妈们的要求,这次将和大家补充讲解一下:对于孩子不同状况的应对方法。

欢迎爸爸妈妈们提问留言!

对于某个问题,从来不会只有一种解决方法。每个孩子都是非常个性化的个体。

在这里"心语心乐"仅提出可行性建议,起到抛砖引玉作用,供爸爸妈妈参考。


一、当孩子出现适龄行为时

大多数时候,孩子只是做出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并非 "错" 。一些爸爸妈妈对儿童心理发展了解不够,就把孩子的一些"适龄行为"当成了"错"。

例如:

十个月大的孩子站在小床里,把袜子、玩具丢得地上到处都是。

有的爸爸妈妈会认为孩子"淘气",因而没收玩具以示惩罚。

当大人以自己的角度去判断,会觉得孩子是在制造麻烦。却不知,孩子或许是在探索自由落体呢?

孩子的大脑:

可能还没有发育到能够领会大人要求的程度;

可能还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想要什么;

可能还不具备理解因果关系的能力;

......

大人的"惩罚"会让孩子发现:

实际上自己并没有能力达到目标,孩子 容易变得沮丧,变得退缩,从而丧失自信,失去自主感。

“惩罚"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惩罚只能告诉孩子不能干什么,而 无法让孩子知道应该怎么做!

应对建议

把孩子带到玩具箱前,和TA一起玩:把玩具一样一样丢出来,再一样一样丢进去的游戏,既鼓励了孩子的探索行为,在无形中也是在向孩子传达:"东西玩好了要放回玩具箱"的意思。

二、当孩子因失望而产生不当行为时

行为不当的孩子,常常是丧失信心的孩子。

在 第一篇 系列文章中,曾经向爸爸妈妈列举了,孩子用以下不恰当的方法来实现目的:


1.缺爱的孩子用"淘气"来寻求大人的关注

孩子常常用一种令人烦恼,而不是有用的方式来寻求关注。

这是因为他们潜意识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

只有爸爸妈妈关注我,我才有归属感。

此时爸爸妈妈需要做的是:把孩子引向建设性的行为。可以时不时地给孩子一项可以完成,又对大人有帮助的任务。比如:在准备饭菜的时候,让孩子帮忙摆碗筷。

参与爸爸妈妈的生活让孩子感到兴奋,能起到提升孩子价值感、归属感的作用。

应对建议

对于这类孩子,爸爸妈妈 平时需要多给孩子回应。

有时,仅仅一个眼神的肯定就足够让他们知道:爸爸妈妈的眼中有自己。爸爸妈妈再忙,也需要 至少每周安排一个特别的时光陪伴孩子,雷打不动。

当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关注,那么他们就会慢慢放弃原来的不当行为。


2. 抵抗的孩子在寻求权利

当孩子抱有:"只有自己说了算,才有自主感"的固执观念时,他们对权利的运用在别人看来就像是“”存心做对"。

当发现自己与孩子进入"权利之争"时,最有效的做法就是:立即退出争斗。

应对建议

承认自己不能强迫孩子做任何事,向孩子承认自己的行为加剧了问题,并邀请孩子一起寻找对彼此都有用的解决方案。爸爸妈妈可以决定自己做什么,而不是试图让孩子做什么。比如:爸爸妈妈可以拿出几件合适让孩子穿的衣服,让孩子自己决定穿哪一件。

容易与孩子进入"权力之争"的爸爸妈妈,请时常记得:我们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3.报复的孩子希望有人爱

当我们感觉到受伤害时,自然就会反击,孩子也是一样。

当发现自己和孩子进入了相互报复的恶性循环时,用"惩罚"来反击只能让报复永无休止。

应对建议

爸爸妈妈应主动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是消除报复循环非常有效的方式。比如可以对孩子说:你感觉妈妈伤害你了,是吗?如果换作是妈妈,我可能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当孩子渐渐平静下来,可以使用启发式的提问:"你能多说一些吗?妈妈想听,这件事给你带来的感受是什么?"


小贴士

要识别孩子行为背后的错误观念绝非易事。

因为孩子可以用同样的行为来达到以上目的中的任何一个。

例如:孩子可以通过破坏爸爸的工作文件

来 获取关注:"嘿!你看看我,你看看我!"

来 显示权利:"你制服不了我!"

来 报复:工作比我重要,这让我很伤心,所以我也要让你伤心!"

所以,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的感受比事实更重要!

爸爸妈妈需要了解孩子的想法,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说过:对事情的看法会影响人的情绪及行为后果。爸爸妈妈是这样,孩子也是这样。

三、当孩子不愿承认错误时

如果我们把犯错误看成是一件坏事,就会倾向于为自己辩解、推脱。

而当我们把犯错误看作是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

孩子犯了错,却又不愿承认。大多数情况,是因为:害怕被责怪。

这一点,爸爸妈妈都难辞其咎。

因为大人可能面对孩子犯错,第一反应都是责怪,而非鼓励他们从错误中学习。

应对建议

爸爸妈妈要勇于做好榜样,以便孩子从我们身上看到:错误确实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做错了没关系,我们一起想一想可以怎么办?

爸爸妈妈曾经对孩子说过"对不起"吗?

如果你曾经说过,就会发现:孩子是多么善于原谅!当大人诚恳道歉的时候,孩子几乎都会说:没有关系的,妈妈/爸爸。

可能孩子在一分钟前还对大人的不尊重行为感到生气和憎恶,而一旦大人说一句"对不起",孩子就彻底原谅了。

正如大多数人一样,即使明白应该怎么做,有时候却不一定能照着去做。因为我们很容易被情绪左右而失去正常理智。而大人一旦承认错误,就能打破情绪上的障碍,营造出积极的氛围。

同时,大人的这种行为对孩子也是一个勇于承认错误,勇于负责任的好榜样。


《当孩子犯"错"时》系列文章的推送,已经接近了尾声。富有创造力的孩子,其状况之丰富,岂能是简单几篇文章就能全部包括的。

重要在于爸爸妈妈如果能够从中领悟到一些看待问题的思路,学习到崭新看待孩子状况的角度,就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了。


自己的孩子,最了解的还是父母自己。

家是一个相互平衡的结构,爸爸妈妈的行为一旦发生改变,那么孩子也会随之出现变化。

无论做什么,都要记得:确保把爱的讯息传达给孩子!这样不但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还能够让大家体验到更多的快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