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螺蛳

看了凌子子的有关螺蛳的文,勾起了那藏在心底那抹对于螺蛳的记忆。作为六零后的我对螺蛳有着深深的,难以忘怀的痴情。小时候,大家的生活条件都没现在好,虽不至于饿肚子,但受经济条件限制,大多是吃粗粮,地瓜啊,棒子面啊,肉是不能天天吃地。那时候粮、油、肉、蛋,都是要票的,这大人还好说,孩子们馋肉了怎么办?此时这螺蛳就派上了用场。或买或到小河、池塘里去挖,给孩子们填填嘴儿,打打牙祭。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于是,孩子们欢呼雀跃,大的领着小的,把洗刷,去后尾的活儿揽下来,去院子里水龙头下,又搓又洗。然后,一人一个小板凳,围着搪瓷盆坐着,用钳子夹去后尾,放在另一个盆里,全部收拾好了,再接上一盆清水,滴上几滴香油,过一夜,让螺蛳吐尽泥土脏物,再度洗刷,兴致勃勃的等着家长们下班归来,炒螺蛳吃。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家长们终于在孩子们的翘首期盼中回来啦,欢呼声声,非常狗腿地送上洗脸水,毛巾……于是家长们在孩子们无声地催促中,洗完脸,麻利地丛坐锅起油,放葱姜,大料、花椒爆香,经济条件好些的家庭,还会放几块五花肉,放入螺蛳翻炒,加水,炖煮一会儿,出锅,孩子们早以等不及,一人一小碗,迫不及待地吃起来;平时管教极严的家长们,此时也不会说什么,只是笑咪咪地看着,偶尔嘱咐两句,或拿毛巾给孩子们擦擦嘴,擦擦手。然后,倒上一盅酒,就着螺蛳,自斟自饮。吃罢饭,用大个粗瓷碗,盛上几碗,送给左邻右舍尝个鲜。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小时候平房居多,大院里住着十来户人家,邻里关糸融洽,大人们白天都上班,院里家里有老人的,自动担起白天照看院里的孩子们的责任,洗的衣服,晾晒的被子,一变天,院里在家的,就会帮忙收起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螺蛳在我们山东济南叫“嘎啦油子”,螺蛳性寒、味甘、无毒,入足太阳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水、明目的功效,对治疗黄疸、水肿、消渴、痢疾、痔疮等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螺蛳的钙质、矿物质、蛋白质含量都很高,所含矿物质、蛋白质种类也很丰富,可见其营养价值有多高。民间有“清明螺,顶只鹅”的说法。到了清明前后,在济南的街头巷尾常能听到孩子们在唱“嗄啦油,喝香油,又喝又滑溜。”

在我小时候,没有那么工厂,汽车也很少,街上常见的是公共汽车,工厂送货的卡车,轿车鲜见。所以很少听见谁家的孩子在街上玩,被车撞了的事;护城河里的水很清,春暖花开时,放了学的孩子们,男孩子拿着自制网子,小桶到护城河捞小鱼,摸嘎啦油子;女孩子则三五成群结伴,到护城河边洗衣服。夏天,男孩们到黑虎泉里游泳,女孩子们吶,就到护城河边,解放阁下面的游泳池去游。后来,改革开放了,到螺蛳盛产期,街头巷尾到处都有卖酱油螺蛳的,坐在马扎上,三五好友围坐小桌边,要上盘“嘎啦油子”,水煮毛豆、水煮花生,再来几瓶啤酒,那生活才叫个美呀。

可随着生活越来越好,工厂越来越多,汽车越来越多,护城河里的水却混了,少了,甚至几近断流。化肥粮食、化肥菜,饲料猪、饲料鸡……,那美味的螺蛳在也不敢入口,小时候的美味记忆像是刻在脑子里,愈老愈清晰,成为了最美好的记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在一个公号上看到俞飞鸿的事情,今天又看到了好几篇写她的文章,说实话,我并不清楚原因,也不知道我现在也写她算不算...
    徐图至简阅读 3,875评论 0 0
  • 从2000海拔徒步悬崖,丛林,溪谷。穿越白雾,雨季,滑坡。从海拔2060直奔3300米,垂直路线,用时整整10个小...
    旧胡子的船票阅读 3,811评论 0 0
  • 人在旅途中,无法预知你能遇到什么,也无法刻意地去规划你所要的感受。缘起缘灭,都是不经意间的那一刹那。短短的旅途中,...
    蔻蔻洛阅读 1,371评论 0 0
  • 南北两宋传建盏, 形状各异传百年。 黛染霜花质雅优, 豪饮香茗情趣然。 斑斓纹形多变换, 立体层次金属感。 光线强...
    绿里是我阅读 3,05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