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驴拉磨吗?一头驴,每天围着磨不停的转,从早到晚,然后会得到它的食物。我们不妨将它拟人化,你觉得他会每天很高兴得去拉磨吗?会因为得到食物对主人心存感激吗?
答案是肯定不会。
因为驴根本不想拉磨,他是被逼着拉磨的,被蒙着眼睛不得不去这样做。它在进行着不停拉磨的动作的同时,可能内心正在痛苦的呻吟。所以,它会认为,它得到食物是理所应当,是它自己的劳动,它的痛苦换来的。
此时此刻,你有没有感觉这个“驴拉磨”的情景不仅似曾相识,而且是那么熟悉?虽然我们都不愿意看到也不愿承认这样的情景发生,但它确实每天发生在众多家庭中,而主角竟是有独立人格的孩子们。结果是,孩子们痛苦不已,大人们苦恼难抑。
那么,如果找到让驴主动去拉磨,还感激食物的办法,是不是我们也会获得教育孩子的启示呢?
今天听到一个办法,那就是在驴拉磨被蒙上眼睛前,让他看到青草,并将草绑在驴的头上。美味在前,他肯定想吃啊,想吃他就会不自觉的往前走,而且会走的很快,结果是提前把活干好。而我们在他干完活就把草解下来,让他痛快的吃到,他终于吃到垂涎已久的草肯定会很高兴,也会感激把草拿给他的人。
说到底,就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努力,变消极应付为积极付出。至于适合孩子的“草”是什么,过程怎样,就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了。说到这里,家长的格局和做法就很重要了。你给孩子什么样的“草”,可能会教育出完全不同的孩子。
其实,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或者没有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是造成他们被动学习的主要因素。当孩子问你为什么要学习时,你怎么说的呢?是为了上好大学,找好工作有面子?还是挣大钱有好的物质?很多名人都是从小就有了学习的强大动力,比如周恩来为什么成为周恩总理,与他从小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肯定有重要关系。那么,你要帮助孩子立什么志呢?要让他为了什么而学习呢?
至于如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营造好的学习氛围,不要把学习当成与快乐对立的事情,并且多反思自己,改变看问题的方式和态度,改变话语的表达方式,多鼓励,多表扬孩子,应该问题也不大了。
要改变孩子的状态,先改变自己。先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凡事都是一分为二的,试着去看硬币的另一面;然后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做孩子的好榜样,言传身教。相信我们的孩子都会变成主动的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我们也会欣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