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重葺辰沅会馆记》高清释文1.0版 2025-04-13

《重葺辰沅会馆记》何绍基 / 楷书

        何绍基现今存世的书法,大多系中年及晚年笔迹。其中,中年楷、行书浸淫唐代诸名家,尤其深得颜真卿、欧阳通之三昧,晚年则上迈秦汉,化篆、分入真、行,开“隶行书”之先河。

        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书画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著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

【原文】

        《重辰沅会馆记》漵浦严正基撰,道州何绍基书。咸丰五年春,余以粤东藩使,奉命入长银台,南城外之辰沅会馆前。于道光季年,舒君梦龄入都,稍为补葺。阅时既久,甚。石君大改馆门于东南隅,复其旧。余倡率向君柏龄、匡君开益各出俸緡兴修,会吴君大廷归自瀋阳,亦解客囊为助。乃于是年夏初鸠工庀材至。秋仲以次藏工,惟中厅尚稽营缮。今季向君佰龄捐俸余寄京,即属其从弟先薰于夏仲撤而新之。甫逾月而告竣。噫!我两郡会馆之建,自前明迄今数百年矣。尝综馆事而统计之,前后凡三变焉。万历中,麻阳满太仆公朝荐由进士令秦,以最内迁卿寺,创此为梓乡公车停骖之所,名曰楚辰。鼎革后,馆而址寖失。国朝康熙年间,乡先辈从迹得天启时所铸馆中关帝庙钟,镌有“楚辰馆”字,鸣于官,归复馆址之半,重建馆制如前。泊雍正六年,朝廷勘定黔中,控制楚南浴边畺域,析辰之沅周置郡,始更名陈沅。此建置变更之本末也。馆自明代崇祀关帝,遗构聿新,仍于后厅中奉祀。越嘉庆八年后,公名问向公肇隆十年唐公自彰先后置馆北相连东西地。于十三年秋,唐公自彰张。

::(qì)用茅草覆盖房顶;现泛指修理房屋;

::漵浦(xù pǔ)水名。源出湖南省溆浦县东南,流入沅江;

::(yù)寄居;

::(xié)共同;一起;

::补葺(bǔ qì)修补;修缮;

::(pǐ)毁坏;倒塌;

::(kūn)明亮;

::俸緡(fèng xiǎng)旧指官兵的俸禄和粮饷;

::瀋阳(shěn yáng)沈阳;

::鸠工(jiū gōng)指聚集工匠;

::庀材(pǐ cái)备齐材料,通常指建筑材料;

::逾月(yú yuè)一个月后;

::停骖(tíng cān)指将马勒住,停止前进,有时也指停车;

::(huǐ)同“毁”,破坏;损坏;

::(jìn)古同“浸”;

::勘定(kān dìng)指勘查测定;

::(juān)减免;免除;

::(sì)后代;后人;

释文 :

漵浦严正基撰,道州何绍基书。咸丰五年春,余以粤东藩使,奉命入长银台,寓南城外之辰沅会馆前。

《重葺辰沅会馆记》是漵浦的严正基撰写的,而书法则是道州的何绍基所写。咸丰五年的春天,我作为粤东的藩使,奉命进入长银台,并居住在南城外的辰沅会馆前。

于道光季年,偕舒君梦龄入都,稍为补葺。阅时既久,圮甚。石君大焜改馆门于东南隅,复其旧。

在道光末年,我曾与舒君梦龄一同进京,对会馆进行了一些修缮。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会馆的损坏越来越严重。后来,石君大焜将会馆的门改在了东南角,恢复了其旧时的样貌。

余倡率向君柏龄、匡君开益各出俸緡兴修,会吴君大廷归自瀋阳,亦解客囊为助。

我倡导并率领向君柏龄、匡君开益各自出资进行修缮,恰逢吴君大廷从沈阳归来,也解囊相助。

乃于是年夏初鸠工庀材至。秋仲以次藏工,惟中厅尚稽营缮。今季向君佰龄捐俸余寄京,即属其从弟先薰于夏仲撤而新之。甫逾月而告竣。

于是,在那个夏天的初期,我们开始招募工人、准备材料。到了秋天中旬,工程陆续完成,只有中厅还在修缮中。今年,向君佰龄捐出了他的俸禄,寄到北京,让他的弟弟先薰在夏天的时候拆除并重建中厅。仅仅过了一个月,工程就宣告完成。

噫!我两郡会馆之建,自前明迄今数百年矣。尝综馆事而统计之,前后凡三变焉。

唉!我们两郡的会馆建设,从明朝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了。我曾综合会馆的事务并统计,前后共经历了三次变迁。

万历中,麻阳满太仆公朝荐由进士令秦,以最内迁卿寺,创此为梓乡公车停骖之所,名曰楚辰。

在万历年间,麻阳的满太仆公朝荐通过进士考试后出任秦地的县令,因升迁最快而被调入京城,他创建了这座会馆,作为我们梓乡士人进京赶考的驻足之地,取名为楚辰。

鼎革后,馆燬而址寖失。国朝康熙年间,乡先辈从迹得天启时所铸馆中关帝庙钟,镌有“楚辰馆”字,鸣于官,归复馆址之半,重建馆制如前。

改朝换代后,会馆被毁,原址也逐渐消失。在清朝康熙年间,我们的乡先辈找到了天启年间铸造的、刻有“楚辰馆”三字的关帝庙钟,向官方申请后,恢复了会馆的一半原址,并重建了之前的会馆制度。

泊雍正六年,朝廷勘定黔中,控制楚南浴边畺域,析辰之沅周置郡,始更名陈沅。此建置变更之本末也。

到了雍正六年,朝廷勘定了黔中的地域,控制了楚南边境的疆域,将辰州的沅周地区设为郡,于是将楚辰更名为陈沅。这就是会馆建设变迁的始末。

馆自明代崇祀关帝,遗构聿新,仍于后厅中奉祀。越嘉庆八年后,公名问向公肇隆十年唐公自彰先后蠲置馆北相连东西地。嗣于十三年秋,唐公自彰张。

会馆自明代起就崇敬关帝,现在虽然历经沧桑,但遗留下来的建筑仍然焕然一新,我们仍然在后厅中供奉关帝。嘉庆八年之后,公名问向公肇隆十年唐公自彰先后购置了会馆北面相连的东西地块。直到十三年秋天,唐公自彰才完成了这些地块的开发。


【1】《重葺辰沅会馆记》漵浦严正基撰,道州何绍基书。


【2】咸丰五年春,余以粤东藩使,奉命入长银台,寓南城外之辰沅会馆前。于道光季年,偕舒君梦龄入都,稍为补葺。阅时既久,圮甚。石君大焜改馆门于东南隅,


【3】复其旧。余倡率向君柏龄、匡君开益各出俸緡兴修,会吴君大廷归自瀋阳,亦解客囊为助。乃于是年夏初鸠工庀材至。秋仲


【4】以次藏工,惟中厅尚稽营缮。今季向君佰龄捐俸余寄京,即属其从弟先薰于夏仲撤而新之。甫逾月而告竣。噫!我两郡会馆之建,自前明迄今数百年矣。尝综馆事


【5】而统计之,前后凡三变焉。万历中,麻阳满太仆公朝荐由进士令秦,以最内迁卿寺,创此为梓乡公车停骖之所,名曰楚辰。鼎革后,馆燬而址寖失。


【6】国朝康熙年间,乡先辈从迹得天启时所铸馆中关帝庙钟,镌有“楚辰馆”字,鸣于官,归复馆址之半,重建馆制如前。泊雍正


【7】六年,朝廷勘定黔中,控制楚南浴边畺域,析辰之沅周置郡,始更名陈沅。此建置变更之


【8】本末也。馆自明代崇祀关帝,遗构聿新,仍于后厅中奉祀。越嘉庆八年后,公名问向公肇隆十年唐公自彰先后蠲置馆北相连东西地。嗣于十三年秋,唐公自彰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