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解密之十五:力发于脊

去年的假大师事件,闹的沸沸扬扬,这个件事给人们敲了一次警钟,同时也给想学太极拳的人们提了一个醒,就是;拜师要小心,学拳要谨慎。

太极的发力,容易学吗?

某些发力,我要说比吃饭都容易,可能有人会说我吹牛了。

说一件真事,弟子小高,跟我学了一套杨式太极拳正路子(其他的还没有学),到现在有半年多了,他没事就练,他的许多同事看见他练太极,就跟他瞎推,这些同事都能把小高给推出去,他不甘心,前些日子到我这里来,校正拳架的同时,让我传授他两手发力,我就传授了他“起式发力”。

关于用“起式发力”,中央5台,武林风栏目,有一期节目,在比赛前,有一位杨氏“大师”,演示用起式发力,就是上来一个人,双手抓住“大师”的手臂,“大师”用起式,把这个人给发出去了,这期节目,相信许多人都看过。

我传授小高的,就是这个起式发力,用了多长时间他就学会了呢? 十几秒钟,他就会了,很简单吧。

他回去后,跟他的同事再推,就用这招起式的发力,把所有的同事,都给发出去了。

通过这件事,可以知道,太极拳的发力,分为技巧型的发力,和功力型的发力。

就技巧型的发力来说:
1,技巧型发力:非常简单,一学就会。
2,技巧型发力:不用练出沉来,就可以学。

缺点:发人显得很肉,刚劲不足,不干脆,推搡的意思比较大。

为什莫有的人,没练出沉来,也能发人,说白了就是这样的人,只会技巧型发力而已。

再有,就是功力型发力(这里只说力发于脊)。

功力型发力,属于在技巧型发力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升华,才真正进入到练太极功夫的境界了,就是必须要练出沉来,才算进入太极的大门了,手臂练出沉来,如同灌了铅一样沉重,这时的感受是,小手臂感觉很粗,大手臂感觉细,通过环,挂在肩膀上。

由于肩部也松,那莫,沉重的手臂,就会作用到肩部,使得肩部的肉体、骨头,被拉长、拉开,如同肩部被沉重的手臂,给往下拉坠,造成一定程度的溜肩。

肩部里面的肉体、骨头,被拉开、拉长,会产生一系列的感受,比如,锁骨关节被来开时,锁骨就会产生强烈的感受。

手臂,练沉了,肩部被手臂的沉,也给拉开、拉长了,这时,就会感受手臂,通过肩,挂在脊柱上。到这时,才算练出力发于脊。

练出力发于脊:

1,手臂到脊柱的关节被拉开了,如同手臂变长了,那莫,向外的撑劲的扩展能力变大了。
2,由于关节变长,向外的弹性加大。
3,由于练出沉来,松沉劲越练越足。

练出这些,发出的力,就会变得很长,弹性大,劲道足。

转载爱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太极拳的发源地是咱们中国,练太极拳的人何止千万,可许多人练不出太极功夫,其实就是不知道太极拳的本质。练太极拳有迷茫...
    高雷阅读 1,041评论 3 8
  • 有位网友跟我说了这样一件事,说有一个人,通过网上播放的视频,找到一位所谓的杨氏大师学太极拳,一见面,就跟大师说:我...
    高雷阅读 800评论 0 1
  • 王宗岳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
    空灵隐侠阅读 1,201评论 2 11
  • 这套“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主要采自传统的孙式太极拳,心意方面还参照蒙古密法及武、杨、吴、陈等太极拳流派的综合性特...
    持续深入学习阅读 1,144评论 2 3
  • 3 雨天像很多不自信的姑娘一样,觉得自己哪哪都不好,不知道这股自卑劲是从何而来,或许是从小就发现自己长的不好看,脑...
    我可以跟在你身后阅读 223评论 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