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里的社交:浅析微信与朋友圈

微信究竟是一款合格品还是杰作?抛开大企鹅的群众基础微信何德何能?本文从通讯与社交的关系入手分析微信的产品细节。对微信团队的产品出发点偶有个人揣测,欢迎各种指正吐槽。

社交里的通讯

为什么微博里需要私信功能?因为人与人只要交流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私密的需求。如果正刷着一个女孩的信息流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就算我再斗胆,「请问你有男朋友吗」这句话也只会在私信上问。有些东西能公开在微博的评论公开发表,有些则不能。所以评论和私信的功能是协同的,所针对的需求也是连贯的。微博这个产品中发微博评论转发微博才是主体,所以私信功能是社交里的通讯。(此处且不纠结与微博的社交与媒体属性之争)

通讯里的社交

与微博相反,通讯功能才是微信的基础功能,但微信也有朋友圈作为社交模块,朋友圈是「通讯里的社交」。微博上随着参与者私密性需求的增长,交流场景会很自然地从评论框转移到私信框。但通讯作为微信的主体,任何私密需求的交流都可以直接通过通讯来解决,那用户为什么还需要使用社交呢?这直接导致用户使用微信却不一定使用朋友圈。从界面上看,「朋友圈」作为在「朋友圈」的二级导航,而且「朋友圈」功能还可以在设置中停用。打通两个功能需要引导更连贯的需求转换

从「朋友们」进入「朋友圈」

微信中朋友圈的入口总的来说可分为两个,第一个入口是「朋友们」这个入口,对于「朋友圈」作为在「朋友圈」的二级导航,白鸦早有一篇短小精悍的评论,里面精彩分析到「朋友圈」在为「朋友们」导流量,引导用户使用摇一摇漂流瓶等功能。

从「详细资料」进入「朋友圈」

以下假定用户没有朋友圈使用习惯,进而讨论产品是如何激发他们尝试朋友圈的冲动。

好友「详细资料」中的「个人相册」是朋友圈的第二个入口(此处且定义点击「个人相册」后出现的好友生活流也属于朋友圈)。「详细资料」主要出现在两个情景。第一个情景是在通讯录点击会话对象,这个情景下用户基本不会尝试点击「个人相册」,因为他们会直接点击「发消息」,这个情景不是一个很好的入口。第二个情景是在会话中点击好友的头像,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操作呢?经调查发现很多人是想看到更清晰的头像(可见把头像设计得小点有多重要);另外我们已经习惯了点击头像查看好友的主页,这甚至可能已成为发自潜意识的行为。笔者认为这个情景作为朋友圈入口比「朋友们」下的入口更重要。因为这时候我们处于相对空闲的状态;而时常联系的对象一般也是比较亲密的朋友。因此这是情感传递的绝佳情景,而情感的传递就是通讯到社交的需求转换。

但实际上「个人相册」这一栏的设计并不合理。首先「个人相册」这个文案已经名不符实了,点击进去其实是图文并茂的好友生活流,而且这些生活流还包含不少纯文字的信息——虽然在朋友圈发纯文字是隐藏的,可是这个需求确实很顽强。另外从情感传递的角度来看,「个人相册」作为朋友圈的入口单纯陈列照片真的足够好吗?笔者以为,多数图片的情感都是模糊不清的,图片只有配上文字才能表现出能够传递情感的情景。陈列照片还不如「最新动态」。

开始使用朋友圈就像在卧室推开了一道陌生的门

通讯作为微信的基本功能,足够重要;作为移动通讯工具,足够贴身;作为一种交流手段,足够抽象轻简。微信把许多功能都插件化,你可以删繁就简把自己的微信整理成纯粹的点对点通讯工具。若果你的好友不用朋友圈,那他的详细资料就看不到朋友圈的入口。我一度感到微信通讯功能与朋友圈之间存在强烈的隔离感,正是因为那时候我身边的朋友很少用朋友圈。而一旦好友在朋友圈所沉淀的生活随着贴身的通讯功能映入眼帘,便自然而然激发我使用朋友圈的冲动。这很神奇,微信这款产品带有一种耐心而崇尚自然的气质。

关于「时间」的呈现

笔者认为整个微信最精彩的设计就藏在朋友圈里面。生活流顶端的拍照按钮绝对是神来之笔,色调和icon 的搭配营造出强烈的留白感,「今天」二字旁衬激发出延伸生活流的期待。


生活流的主体也大胆把时间作突出处理,笔者觉得一日一图是绝佳的呈现效果。对「时间」的突出能加强生活的陈列感,实话说这里的设计易于让人上瘾。不过各花入各眼,这部分美学评判仅代表笔者的taste。

究竟有多少人用朋友圈?

再引白鸦那篇评论评论,我质疑其中「可现在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在用朋友圈」这个判断。此前广泛流传的一篇文章一个腾讯高管对微信和QQ的解读中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微信,作为一个全新的品牌,诞生不久,但是它很好的集聚了QQ品牌所无法触及的高端和商务用户群。」我猜白鸦对微信用户朋友圈使用情况的判断源于自己所处的圈子,他们应该就是那群高度认可朋友圈的「高端用户」。我粗略考察过自己的圈子,微信用户朋友圈的使用率只有40% 到50% ,绝没有「百分之七八十」这么高。那到底有多少人用朋友圈?暂时没有看到什么权威的数据,故想在此抛个砖,欢迎各位看官各自评估之后留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社交红利阅读笔记 书名: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正文前笔记: 推荐序1摘要 社交...
    凫水阅读 9,062评论 4 26
  • ——微信产品的发展历程 迄今为止,微信月活跃用户接近6亿,称得是每个智能手机用户最常用的应用,人人都说,微信是个伟...
    mr_wangsx阅读 17,127评论 9 42
  • 迄今为止,微信月活跃用户接近6亿,称得是每个智能手机用户最常用的应用。人人都说,微信是个伟大的产品。现在微信作为一...
    国庆PM阅读 17,285评论 0 15
  • 其实我很想说一句话 就是大家清醒一点, 也希望都能尽早出坑。 比如,对方嘴里的我跟实际的我有多少不一样、算一下过去...
    六六六六六六六六六阅读 266评论 0 0
  • 也许是因为太累的原因吧,昨天晚上写着日记竟然睡着了……儿子上学的事终于尘埃落定,特别要感谢王老师给安排的今天早晨坐...
    薇薇冰朵阅读 24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