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短篇集 一一四 刘亮采

蒲松龄 原著

        听济南府怀利仁讲:刘亮采公,是狐类后身。初时,刘太翁居住南山,有一老叟造访他草庐,自称姓胡。太翁问他居处,老叟道:“只在此山中。先生闲处人少,惟你我两人,可与你数度晨夕,所以前来拜识。”太翁于是与他言谈,见他词旨便利,很喜欢他。备酒共同欢饮,老叟醺醉而去。

        次日老叟又来,太翁款待更加丰厚。刘太翁道:“自蒙屈尊下交,情分日益加深。只是不知家住哪里,去何处请问起居?”胡叟道:“不敢隐瞒,我实为山中老狐。与你本有夙缘,所以敢来门下结交。固然不能为先生带福,也不敢为先生招祸,只愿互相信任勿须骇怕。”刘太翁也不疑心,更加相互敬重。随即叙论年齿,胡叟作兄,往来如同亲兄弟。每有一小吉凶,胡叟也会前来相告。

        当时刘太翁乏缺子嗣,某日胡叟忽然道:“刘公勿忧,我当做先生后人。”刘太翁惊讶他言语奇怪。胡叟道:“在下计算命数已尽,投生有日了。与其他去,何不生在故人家中?”刘太翁道:“仙寿万年,为何你竟至如此?”胡叟摇头道:“这些非你所知。”言罢离去。夜里果然梦见胡叟前来,道:“我今日便到。”太翁梦醒后,夫人生下一男儿,这便是刘亮采公。

        刘公长大后,身短,言词敏捷诙谐,特别象胡叟。年少已有才名,壬辰年成进士。为人侠义,急人所急,因此秦、楚、燕、赵各地的来客,纷纷投在他门下;售酒卖饼的,齐聚其门前竟成市集了。

                            2023、1、8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