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告诉我们, : 一个不懂得拒绝物质诱惑的人一定是一个没有自制力的人,你对物品的态度就能够折射出你处理人际关系的情商高低 。
这句话要是放在十年前,我顶多觉得它只是作者的经历、感悟而已,完全看不到自己生活的缩影,因为出身在农村,小时候家里总是堆满各种劳动工具,有锄头、镰刀、斧头、背篓、撮箕等等;我们家厨房也有很多工具,因为是烧火做饭,所以厨灶旁边总有放不完的干柴火;除此以外,我们家家户户都养猪、养鸡、养牛、养狗,所以我们在天黑之前就要把猪草、牛草割回家,小小的三合院,本来空间就不大,这样一来就被挤得满满的。
中学后离开家乡来到了省会城市上大学,那个时候的我,终于看到了都市的繁华盛景,那里有无数个大学、那里有无数个年轻人、那里有无数个梦想,白天上课,晚上还能走在灯红酒绿的大街上,偶尔也能听见最美的歌声,然后打着坚决不花钱的心理暗示,不放过眼前任何一个衣帽间。
为了赶上兼职热潮,周末约上三五好友去闹市发传单、去超市促销牛奶、去商场卖家具,我们尽情得体验大学生活。我们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因为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我们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堂,因为生怕得罪任何一位老师;我们认真对待每一则广告,因为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商业浪潮。这些年总算是慌慌张张的过去了,却似乎也让我明白了些什么。
在这样一个全球信息大爆炸的背景下,我们经不起诱惑,时常忘记自己的需求,我们沉醉于各种励志短文,沉醉于所谓正能量,沉醉于名人演说,却忽略了它偷走了我们多少时间!事实上我们有选择的权利,不是给我们什么,我们就要什么,而是我们需要什么,才去找寻什么。就像一个木桶,要装入大石块、小石子、黄沙,如果我们的顺序是先装黄沙或者小石子,最后你就会发现,大石块装不了了,但如果先装的是大石块,反而你会发现还有空间可以倒入小石子和黄沙。我们的时间就好比是木桶,是有固定容量的,而大石块就像是我们目前的需求,小石子和黄沙就像是我们目前不需要的其他事或物。当我们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先关注自己不需要的,自然容易落下自己需要做的事情,久而久之,形成心理负担,从而造成负面情绪的累积。
高中期间,我的成绩一直不好,可在同学眼里我是一个极其勤奋的人,我总是充满想象力,总是喜欢把自己的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一个科目就买好几本辅导书,幻想着看完所有的辅导书做完所有的题就可以考出不错的分数,可这些超负荷的计划和安排,对大脑来讲,无疑是沉重的,正确的做法是适当得断舍离,放弃自己完不成的,优先选择自己的目前需要且能够完成的书籍来学习,从而轻装上阵。
从我记事起,我的衣柜总是堆满衣服,但经常觉得自己没有衣服穿,直到有一次搬家,收拾我那小小的房间,在衣柜间我发现有很多当年想扔不舍得扔但很久都没有穿的衣服,当时因为东西太多,很多东西都都搬不了,一气之下就把所有过时的、已经不穿的、全都丢进垃圾桶后,顿时如释重负,心想:早该断舍离了。
自从想明白断舍离以后,每次回老家跟着母亲一起整理家务,一起帮她扔掉那些不再需要的衣物,和那些多年都不使用的农具,整理完之后,母亲说:我们的房间终于明亮了!
在上活中,不止是衣柜需要断舍离,当我们整理房间、整理情绪的时候,学会断舍离,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