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的联想:我读《逃跑的马》

图:网络

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跟马没有长久贴身的接触,甚至没有骑马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这样简单的经历。顶多是牵一头驴穿过浩浩荡荡的马群,或者坐在牛背上,看骑马人从身边飞驰而过,扬起一片尘土。”刘亮程摸了一把油光光的秃顶,慢吞吞地说:“我没有太要紧的事,不需要快马加鞭去办理。”

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把刘亮程从书架上请出来喝茶聊天。以上是开场白,话题是《逃跑的马》。

他的好多文章,都重读过,个别篇章读过不下十遍。听他东拉西扯,容易引起共鸣,因为这家伙跟花花草草、狗马牛驴乃至蚊虫都能共情。在他笔下,狗生即人生,马生亦人生。对一只吸饱了血的老蚊子,他都会生出悲悯。在正经人看来,这家伙不正经,故又名刘二。

读刘二,你会发现写文章根本不需要灵感,素材多的是,只要肯“二”,肯胡思乱想,脑子里的想法永远写不干净。他的观察,从来不止一个角度,而且无论哪个角度都不会停留在表面,例如《逃跑的马》。

前面说了,马生即人生。

刘亮程是个慢性子,从来不骑马,牛和驴的性情刚好适合他。

慢有慢的理由:

那时要紧的事远未来到我的一生里,我也不着急。要去的地方永远不动地呆在那里,不会因为我晚到几天或几年而消失。要做的事情早几天晚几天去做都一回事,甚至不做也没什么。

我年轻时跟刘亮程不一样,我性急,想到什么马上就得干。还沉不住气,装不住话。例如一篇小说过了二审,喜讯传来,不分享给朋友便憋得难受。谁知刚刚广而告之,通知来了,终审未能通过,打脸了。如今上了点岁数,沉得住气了,不过喜讯也没了。朋友去了欧洲,我不急,反正欧洲又不会跑,过两年我去了还不至于消失。再说了,这世界上我想去的地方多了,非洲大草原,乞里马扎罗的雪,包括国内的好多地方,不可能一一如愿,钱和时间都不允许。

其实不去也没啥。

刘亮程跟我的想法一样:

许多年之后你再看,骑快马飞奔的人和坐在牛背上慢悠悠赶路的人,一样老态龙钟回到村庄里,他们衰老的速度是一样的。时间才不管谁跑得多快多慢呢。

骑马和骑牛,快和慢,去过欧洲和没去过欧洲,宏观上讲是一回事,都是一辈子。刘二的想法有点类似我最近读到的李银河与李泽厚。宏观上讲,人生没有意义,李银河把人比作虫子,一辈子在那儿蠕动,没啥了不起。李泽厚说睡着和醒着都是梦,人只有死了才不做梦。如此说来,骑马的梦见快,骑牛的梦见慢,都一样。有的人老想着追赶谁,超越谁,从来没有想过慢下来享受生活,一辈子就这样荒废了。

马年轻的时候多好啊!漂亮的鬃毛,块状的肌肉,缎子一般光洁的毛皮。我小时候特别羡慕肌肉发达的成年人,后来见到了马,才知道什么叫肌肉。我还知道马跟人一样会老。马的一生就是奔跑、拉车、负重。马把自己的力气耗尽时,就老了,连干草都嚼不动了。刘亮程的父亲触“马”生情,总结道:

“一麻袋麦子谁都有背不动的时候。谁都有老掉牙啃不动骨头的时候。”

你看,说马时处处都在说人。甚至感觉就是在说我。我也是呀,别说啃骨头,吃瘦肉也难爱,痛,还塞牙,每顿饭都离不开牙签。如今一听到谁说牛肉、柴火鸡啥的就生气。我只能吃鸡皮。但这还不算啥,吃并不重要,重要的在后面:

马老得走不动时,或许才会明白世上的许多事情,才会知道世上许多路该如何去走。马无法把一生的经验传授给另一匹马。马老了之后也许跟人一样,它一辈子没干成什么大事,只犯了许多错误,于是它把自己的错误看得珍贵无比,总希望别的马能从它身上吸取点教训。可是,那些年轻的活蹦乱跳的儿马,从来不懂得恭恭敬敬向一匹老马请教。

人也是这样,一辈子小心谨慎地活着,仍然要走错路,有好多事情要等到老了才能想明白。他们总希望别的马——说错了,是别的人,后人,主要是他们的子女——从自己身上吸取得教训。很可惜,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从不吸取教训。这一点我的体会很深刻,经常跟老伴一起回忆我妈在世时的谆谆教导,觉得句句是真理。从前听她老人家讲话,嫌唠叨,觉得句句是谬误。现在我活成了我妈,希望女儿能听我的教导。我在说,她在听,她的表情分明不以为然。等她以为然时,她也该活成我妈的年纪了。事情就这么简单,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你无法感同身受。

刘亮程的“二”,可贵之处就在于没有亲自当过马,却懂马。如果你看见他对马弹琴,千万不要吃惊。佛祖有云:众生悉有佛性。马通人性,同样也应该有佛性。大而言之,这个星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有相通之处。

从前说穷人受压迫,说是“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刘亮程不这样看,在他眼里,人和马,马与人,是生命的共同体:

马和人常常为了同一件事情活一辈子。在长年累月、人马共操劳的活计中,马和人同时衰老了。我时常看到一个老人牵一匹马穿过村庄回到家里。人大概老得已经上不去马,马也老得再驮不动人。人马一前一后,走在下午的昏黄时光里。在这漫长的一生中,人和马付出了一样沉重的劳动。人使唤马拉车、赶路,马也使唤人给自己饮水、喂草加料、清理圈里的马粪。有时还带着马去找畜医看病,像照管自己的父亲一样热心。堆在人一生中的事情,一样堆在马的一生中。人只知道马帮自己干了一辈子活,却不知道人也帮马操劳了一辈子。

人不知道被马使唤没啥,也不管马怎么想,会不会在马厩里偷着乐。马跑得慢了,人就会在它屁股上抽一鞭子,美其名曰“鞭策”。

马被人使唤更没啥,它只管干活,不操心吃住,不理会收成,更不会去清理人粪,它把力气活以外的琐事交给了人。马晚上要吃夜草,主人半夜起来添草加料,马坦然受之,不会因为主人加了夜班而过意不去。而这,才是正常的人马关系。既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哪来这等好事。

聊到最后,刘亮程打了个总结:

我没骑马奔跑过。我保持着自己的速度。一些年月人们一窝蜂朝某个地方飞奔,我远远地落在后面,像是被遗弃。另一些年月人们回过头,朝相反的方向奔跑,我仍旧慢慢悠悠,远远地走在他们前头。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不骑马。

我听了久久不语。当人们一窝蜂朝某个方向飞奔时,想保持自己的速度,不跟风,需要的是理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邻居家五岁的小茜茜上幼儿园中班,报了三个兴趣班,周五学钢琴,周二学画画,周三学舞蹈,其余时间还得在家练习,下楼去玩...
    江雪阁阅读 2,420评论 11 54
  • 我不喜欢在路上溜达,那个时候每条路都有一个明确去处,而我是个毫无目的的人,不希望路把我带到我不情愿的地方。 我相信...
    教坛行走阅读 213评论 0 0
  • 刘亮程1962年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
    布衣也回眸阅读 4,458评论 1 12
  • 我相信,新疆边缘一个叫黄沙梁的小村庄,一定是个荒凉、贫穷、闭塞的小村庄。我也相信,这个村庄是城市人向往的诗意栖息的...
    江雪阁阅读 2,078评论 24 99
  •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狗这一辈子》是刘亮程写的散文。多年前初读此文,以为刘亮程就是在写狗,觉得他简...
    魏治祥阅读 5,015评论 77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