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发生了件事,我要好好记录下来。
晚上孩子写完作业和她下楼玩,爸爸带着他朋友去看新开的商业街,她看到后也想跟过去。
天气很闷热,喉咙又难受,我实在不想跟着她,就说了句“我先回家了”。
其实我总会在原地等她的。
我站在那儿玩了会手机,看到两个男人逛完回来,我问他们有没有看到小孩,都说没看到。
我并不担心小孩走丢,从小在这片地方长大,治安也挺好的。
又在原地等了会儿,我按捺不住了。
我去了我们经常去逛的小摊街找她,往前走就是弃置的蹦床,小孩可喜欢玩了。
都不在。
我内心知道她不可能自己一个人出来玩,但丝丝缕缕的担心还是渐渐浮现。
这时候爸爸打电话来说小孩出现了,正在路口那边等着我。
我心想一定要给她的小屁股来点颜色。
往回走的路上,听到了一大声“妈妈”,我看见她正坐在店门口荡秋千,正想上前质问她跑去哪儿了,我却看到了她脚上的拖鞋。
她回过家了。
她回家找我了。
我瞬间就反应了过来。
我跑过去抱起了她,她趴在我肩上忍不住哭了。
她说她就跟了爸爸一会儿就想来找我,跑得太快没看到站在路边的我。
小区有梯控,她跟着邻居先上了楼再通过空荡荡的楼梯到了家,敲门没有人回应,小小的手又拧不开钥匙,她忍着害怕再下楼来找我。
我抱着哭唧唧的小娃,问她是不是因为妈妈说回家了你才回家的。
她说是的。
我想我真该死啊。
我有什么资格去质问责怪她乱跑,她很勇敢地自己回了家,以为能等来妈妈的夸夸,但却没想到这只是妈妈的一句口嗨。
她凭什么要能够分辨妈妈的话是正是反,又凭什么要为大人的情绪负责买单。
她真的只是个孩子。
我再一次省视自己,不要做自以为是的大人。
大人总喜欢口是心非,总想要别人来猜自己话里的含义,好像直抒胸臆是种羞耻。
我们被教育要成为一个谦卑含蓄的人,好像敢于表达自我的人才是另类。
大人们都在玩你猜我猜的游戏,猜对方说话真假,猜恋人开心真假,猜到最后连自我是真是假都分不清。
但我的孩子相信我,这是我这些年努力的结果。
我绝对不想要毁掉我们之间的这份信任,也不想孩子以后不愿意跟我说话。
所以,请我自己时刻牢记:
千万不要把这种“猜猜我在想什么”的游戏转移到孩子身上,不要让一个孩子来配合大人表演。
如果当孩子真要看大人脸色说话做事时,那就没必要谈论什么亲子关系了,这是赤裸裸的权力关系。
我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问题,并向孩子说了对不起。
还好,她没有沉浸在情绪里太久,很快就向我展示起她的旋风冲刺。
一起成长吧,我的可爱小姑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