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舍”:婚姻的底层逻辑

婚姻是一把枷锁,把男人、女人的动物性关进笼子里。

举行婚礼,本质上就是召集男女双方的各种社会关系,宣布一种契约关系:从此以后,这个男人(丈夫)只能和这个女人(妻子)发生性关系,这种男人的钱以后就是夫妻两个人的共同财产,这个女人只能生育这个男人的后代,且不能跟别的其他男人发生性关系,如果任何一方违反契约,将会收到全体亲朋好友、社会关系的监督、道德谴责甚至法律的惩罚。

婚姻是人的社会性一种体现,跟爱情的动物性虽然有关联,但本质上是两回事,在男女的世界观里,爱、性、婚姻是不完全一样的。

婚姻是价值交换,是文明社会才有的一种保障形式。婚姻也一种经济关系,是两个人及两个族群的合作共赢、抵御风险的一份承诺和契约。

现在的婚姻制度虽然同时保护了男人和女人,但对于女人保护更多一些,因为从制度的本身来说,它约束了男人的动物性更多一些。

一、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婚姻是女人的保护伞

由于远古时代的人类物资贫瘠、食不果腹,为了族群的发展,为了让人类幼崽得到更好的抚养,个别的族群开始有了相对固定的伴侣,同时有了一种承诺,男人愿意分享自己的食物跟长得像自己的孩子吃,这样的族群孩子的成存率高,部落越来越强大,而反之的部落则没落、被消灭,所以慢慢的形成了一种规矩和承诺,男性要照顾有性关系的女性和长得像自己的孩子,这就是婚姻关系的雏形。

然而婚姻这种社会关系是克制男人的动物性的,因为男人的动物性是跟更多女人繁衍更多的后代,而女人的动物性是抚养这些孩子长大,所以婚姻制度是保护女人动物性会更多一些。

二、婚姻保障男人的后代是自己的

男人承诺保障女人的吃穿用度和安全。而女人,放弃和其他男性发生关系的可能性,保证所生的后代,是唯一的丈夫后代。

当然,一旦女人违反了忠诚的原则,便会立刻失去男性给予的财物和安全的庇护,甚至遭遇灭顶之灾。换句话说,男性用财物交换了女性在性生活上的唯一性,所谓的“贞操”就这样诞生了。

在这样的制度下,只要求女性对男性唯一,而并不要求男性对女性唯一,男性可以和多个对象生育子女,只要能保证后代是自己的就行。婚姻这样的契约关系,成功地保障了男人一辈子的辛苦所得,最后会由自己的亲生骨肉继承。婚姻制度,最开始的出现,也是为了保障男性的权利。

中国古代虽然是“一夫多妻”制,拥有更多财富和地位的男人可以拥有更多女人,但实际上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也就是“妻”是社会关系认可的女性合法配偶,而如果男人财力丰厚,在妻的允许下可以娶其他女性,成为“妾”,地位在妻之下。通过制度的规范,保护家中的每个女人的社会地位在和利益。

近百年才出现“一夫一妻”制,这是一种社会进步,减少女性资源的过度集中的弊端,保证更多的男性有机会拥有女人,从而减少了越来越多的单身男性对于社会的不稳定性和动荡风险,以便保证国家、社会的稳定性和正常运转。

三、婚姻和爱情的规则不一样

爱情的本质是人的动物性,婚姻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

二者是矛盾的,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找到妥协的统一点。

“爱情是婚姻的大前提”其实是对婚姻本质的无视和误解。爱情是看对方的长板,婚姻则是看对方的短板,只要对方有你喜欢的优点,你就可以陷入爱河,这就是爱情。而对方的短板,你要都能接受,才能进入婚姻。

婚姻的本质不过是两个合作伙伴共同组建的团队。夫妻关系的真正本质是团队合作关系,共同承担养房、养车、养娃、养老人的责任,共同应对意外、衰老和疾的风险,而不是他取代你的父母,在婚姻中成为你的第二个“妈妈”或“爸爸”。

男性是实用主义者,这是他们基因里带来的。即使当初他们的动物性让他爱你爱得死去活来,即使婚内他们对你甜蜜如初,只要离婚或丧偶,他们也能很快从悲痛中走出来。这不是后天女性可以改变的。

请记住,爱情只是组建家庭团队的敲门砖,一旦进入这个团队,感情的光环终将消退。结婚生子意味着女性必须成为一个女主人和成年人,要学会情感独立和情绪自由。你的心情应由你自己掌控,而不是被旁人的一言一行所左右。

如果你的另一半能提供情绪价值,那自然再好不过。如果不能,但能在你养育孩子的期间提供经济支持,让你能安心地育儿;在家庭遭遇重大变故时,他能在前方冲锋陷阵;在生病时,他能出钱出力帮助你治病,那就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另一半啦,你说呢?

四、婚姻是一种承诺和忠诚

    男人需要女人的忠诚,因为保证孩子是自己的。

女人需要男人的忠诚,是保证男人提供的经济价值更集中,不会分散给其他女人。

而这些社会性的承诺、忠诚,是违反人的动物性的。

从男人的动物性来说,男人没有生育能力,需要女人帮他繁衍后代。对于男人来说,既然只要有女人能生孩子,那么要是能多和几个女人发生性关系,岂不是可以留下更多后代?

    所以男人会尽可能多的寻觅性,对于婚姻则不一定给予承诺或者尽量拖延承诺,因为一旦步入婚姻的殿堂,就意味着要承诺专一,社会也会监督、批判、谴责男人的出轨,这就减少了男人得到更多孩子的可能性。

对于女人的动物性而言,女人怀孕、生孩子的初期是她捕食能力最弱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男人提供食物,她可能会饿死,而且对于一个婴儿来说,也需要强大的、有血缘关系的男性给予足够的保护,才能度过危险的婴幼儿期,所以需要男人将更多的利益分配给自己。

一个女人因为爱情愿意有性,但女人嫁给一个男人并不一定因为爱他,也许有其他的目的。

两个人结婚本来就是一场合作。女人永远不要相信爱情能让你幸福,因为真正决定你幸福的是你和另一半的社会生存能力。

男人爱上女人,不过是看中了你的美色和生育价值。女人看上男人,无非是看上他的经济和能力价值。

五、夫妻不要内耗,要一致对外

    很多男女对于婚姻有很多的幻想,希望对方就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个“白马王子”、“白雪公主”,希望婚姻可以去改变对方,变成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一定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完全按照你想象的完美爱人!除非是骗子。”所以千万不要想着婚后可以改变对方。

    成年人是很难改变自己的三观的,可以改变一些细枝末节的行为方式,但不可能改变自己的个性和全部的行为方式。可以很多婚后男女无法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产生了很多的内耗和争吵。

恋爱时,你看到对方的优点,婚后看到的都是对方的缺点,所以好的婚姻是要学会放开对方的优点,避开对方的缺点。

双方要学会沟通,取长补短,相互达成一种和谐和平静,然后将所有的精力一致对外,才个将家过好。

六、婚后女人的危险期

在持续的婚姻关系中,女人的生育价值在35岁以后就逐渐减弱,美色也会减分(很多中老女性被夸奖“美”,更多的是一种社会性的礼貌),而男人的社会价值会逐步提升(只要这个男人足够努力),如果没有其他的共同价值填补进来,就很容易产生矛盾和价值交换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对于女人是危险的。

这种共同价值包括:共同的责任(例如,抚养孩子)、情绪价值、友谊、老年后相互扶持的亲情……

而婚姻则保障的女人权利,婚后的女人是相对弱势的,需要承担更多痛苦的,比如怀孕、生育、抚养孩子,而且随着激素的变化,女人的情绪也是容易波动的,如果仅按照男人的动物性来说,这个阶段的女人是烦躁的、不值得的、是情绪价值负数的。但社会性要求男人负起责任来,虽然有这些负面价值,但只有男人在婚姻里更多的付出,孩子的健康长大率才会提升,整个族群才会发展强大,社会才会进步,所以婚姻制度建立起来,在文明的发展中逐步完善强大。

所以婚姻制度对于男人的动物性来说,是一种约束。

但现在很多女性的认知是被完全精致的个人利己主义洗脑的,因为我是女的,就应该被优待,被让着,被宠着……,从解放前的三妻四妾到过去的“妇女能顶半边天”,现在有些矫枉过正,现在不是半边天的问题,而且我在天上,和天一起,把丈夫压得喘不过气来。

一吵架就将“离婚”两个字挂在嘴上的无知女人,你知道吗?从男人的动物性来说,“离婚”对于价值上升期的男人是一种解脱和自由。

所有的社会性关系都可以用价值交换来解释。婚姻就是一场交易,一旦这种交易的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吵架,不是谁背叛了谁,而是你在他的眼里没有了价值,包括“情绪价值”。

七、“这个男人爱我”的择偶误区

如果这个男人只能提供情绪价值,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因为情绪价值虽然值钱,但随时可以变化。

“爱你”是最廉价、最容易表现的情绪价值的提供。

这也是很多底层男人为数不多的翻身机会,也是最容易让捕获女人身心的方式之一。

因为“爱你”这种情绪价值太容易变化,太容易失去。

举个例子;

男A女B是夫妻,作为丈夫的A醉心于工作、收入颇丰,但不会提供情绪价值,而这时候一个善于提供情绪价值的男C对于妻子B提供很多情绪价值,且耐心倾听B对于婚姻不满的发泄,B将C引为“知己”、“闺蜜”(虽然C是男的,我也见过伪装成娘娘腔的)。

C的目的是什么?

想不劳而获。

最终A、B离婚,B能获得了A的一半财产,而C因为跟B的结合,获得了一半的富人A的资产。

现在很多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他们把两者的关系搞反了。很多人拿着爱情的标准去要求婚姻,又在婚姻的视角里去审视爱情,这就是很多人婚后痛苦的根源。真正能让两个人在一起的,一定是合作愉快。但合作愉快的前提是彼此满足,这就包括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这对双方来说都是很高的要求。

我曾经出版过的一本书,讲述两性关系的


《新DDD女人》

八、婚姻中,男人女人该如何搞定对方?

搞定一切的三段论:你的需求、满足你的需求、只有我才能满足你的需求

男人是理性的,这是自古以来狩猎养成的基本技能,他们需要清晰的诉求、指令,而女人喜欢的“你来猜我在想什么?”“你应该知道我皱眉是烦恼什么?”这类不确定性的诉求对于男人来说是一种折磨。所以女人如果想要什么,最好是说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我要什么?原因是什么?指令越简单、越清晰,对于男人来说越友谊及容易执行。

男人是需要鼓励的,因为鼓励和赞美有助于他确认自己在部落及群体中的地位和角色,女人如果对自己的男人赞美的越多,提升他在群体中的信心和动力,更有助于他获取更多的资源。

如何满足你的需求:良好的沟通和适度的鼓励。

只有我才能满足你的需求:婚姻关系要求我们在一起,外遇是被道德谴责的,离婚成本很高,孩子等共同目标是我们的羁绊……

也同样举例说一下,婚姻中女人的基础需求:安全感

女人是需要安全感的,因为对于未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她需要的承诺和保护。所以女人更需要的是给予,如果给予的不对或不够,她会索取。

如何满足你的需求?男人要学会在婚姻中的“给予”,最好的当然是“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重给予,实在没有物质方面的资源,情绪价值总该有吧!而且现代社会,女人创造价值的能力越来越强,虽然底层逻辑还是慕强,但对于甜言蜜语、情绪价值带来的安全感还是有诱惑力的。

如果你恰好是女人空虚时“只有我能满足你需求”的那个唯一,也是物质不丰富的“穷小子”在婚姻初期的捷径之一。

九、男人要将妻子宠成“女儿”

在夫妻关系中,女人承担养儿育女的责任要比男人大很多,所以,在婚姻生活中,女人天生处在劣势的,丈夫要懂得承担更多,才对得起妻子的信任和付出。

我曾经对女儿说过一句话:“等你长大后,会遇到很多男人,也会遭遇到很多的谎言和背叛,但你要相信,这个世界上唯一不会背叛你的男人,就是爸爸。”其实我说这句话的时候有骄傲,也有期许,更多的是担心,我多期望这句话是不严谨的,作为一个父亲,我多么希望这个世界上“唯二”不会背叛你的人,还有你的丈夫。

作为一个男人,我很早就知道如何“泡妞”,如何追女孩,如何将女孩“骗上床”,男人可以施展自己的各项本事或哄、或骗、或过度承诺,让女人动心,然而女人一旦动心,芳心暗许,就意味着她准备好了与你生孩子的准备,意味着她将全部的信任和未来的期许都押注在你身上,所以一旦失恋,就约等于她所有的赌注押错了,会有一种赌徒输的一败涂地的挫折感。而如果有了性,在没有避孕套的时代,就意味的她有孩子的几率大大增加,万一她选错了,还有孩子,反悔的成本非常高,而且还错过了她的生育价值的黄金期。对于她们来说,婚姻如同第二次投胎,如果选错了,无落是精神、肉体亦或是生活状态,都是女人苦难的开始。

哪个女人不是她父亲的心头肉?掌上明珠?以己度人,我也希望恋爱中的男人能做好以下三点:

1、赚钱;2、忠诚;3、提供情绪价值

先说“赚钱”,物质是基础,以我的生活经验,钱可以解决生活中90%的烦恼,比如妻子生孩子,如果家里请得起月嫂、保姆,就可以解决很多隐形的家庭矛盾,俗话说“远得亲,近得囊”,亲人离得远了,反而更想念,聚会一次反而更亲,很多传统的婆媳矛盾、妯娌摩擦也消散于无形。当然,赚钱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男人们懂得竞争、把握机会,其实婚姻也是筛选优质男的社会行为。

再说“忠诚”,这是强加在男人动物性上枷锁和牢笼,特别是对于特别优秀的男人,他们会收到更多女人抛出的诱饵,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女人的青睐,但忠诚要求你违反自己的动物性,要说“NO”。婚姻代表着一种承诺,承诺你的钱、爱情、性、关爱、宠溺,只给一个女人,就是你的妻子,让她可以安心的为你生养、哺育后代,并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庭,成为男人的港湾。

男人是理性动物,如果女人在宣泄情绪之前,有一个预警“我现在心情不好,我就要无理取闹,半个小时不能反驳我……”,男人就会明白,他就会按照明确的指令来行动。

女人是感性动物,经常会被情绪所支配,所以一旦男女之间产生分歧,作为男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讲道理沟通情绪,而聪明的男人懂得先给予“情绪价值”,将足够的安全感给女人,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完全站在女人的立场,抨击所有的外人,无论这个外人是否正确!”

等女人情绪过去之后,再冷静、客观的分析,给出解决方案。

很多人都是“懂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就跟大家说说我的夫妻关系,我的妻子是一个有很多优点的女人:漂亮、忠诚、顾家、有爱心,但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脾气暴躁,在我们生活的这些年中,就因为无数个很小的起因,她砸碎过新买的电视、笔记本电脑、N个手机和N多家电家具,慢慢的了解到,根源在于她的母亲也是一个脾气暴躁的女人,而且她在成长过程中一直被打击(她有一个优秀的哥哥),造成了她很敏感、多疑、想掌控一切,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呵护和关爱,一旦有一点不顺心就会抱怨责备,一旦抱怨责备不被理解,就升级成争吵和打砸,我刚刚开始的时候也不理解她的抱怨责备,因为在我看来都是很小的事情,比如开门的声音大了、脸盆拿错了、接她迟到了……,我认为这种事情值得抱怨吗?经过无数次争吵后,我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就是接纳她的负面情绪,等她情绪稳定后,说实事讲道理,找出下次的解决方案。她感受到了安全感,慢慢的暴躁的脾气有所缓和,家庭氛围也好多了,每次暴躁的发作周期也延长了,挺好。

可以把妻子宠成“女儿”,但不要影响自己的决策。

举个例子,2021年疫情爆发最严重的某个日子,天津卫视《非你莫属》请我去天津做节目,我认为该去,而妻子认为疫情严重会影响到全家的健康,不同意,于是我们产生了激烈的争吵,那次,我决定尝试一下“不坚持自己的观点,听从别人的建议”,妥协了,决定不去天津。当然晚上,浙江卫视《王牌对王牌》邀请我去杭州参加节目,因为考虑到白天的争吵和妻子的观点,于是我婉拒了。跟妻子沟通后,妻子认为“为什么不跟她商量?”而她认为我应该去杭州参加节目,她的观点是“我是《非你莫属》的老嘉宾,少去一次对方还会继续邀请你,而《王牌对王牌》是第一次邀请我,不去,下次对方就不会邀请你了。”我当时的逻辑就混乱了,因为在我的逻辑判断里,两个节目档次不冲突,都应该去,如果因为疫情的原因,都不应该去,而她的判断竟然是如此的不合我的认知。

但她也有自己的道理,从那天起,我认为自己的尝试是错误的,虽然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但最终还是要你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关于事业上的事情,我从此只听妻子的建议,而最终还是要自己做决策。

职场上有一句话“谁为最终的结果负责,谁做最终决策”,这句话也适用家庭。

婚姻中,你了解对方吗?对方有什么喜好?他的基本需求是什么?

作为交换,你能给予对方什么?你能获得对方什么回报?

男女的思维模式不同,在婚姻中的需求不同,所以更需要沟通和交换,包括情绪价值的交换和物质价值的交换。

好的夫妻关系更像是2个去西天取经的搭档,一路相互扶持、降妖除魔,同时还要消除世间的各种诱惑。相互珍惜,相互理解,如果可以将最柔软的后背交给对方,才能修成正果,平安走完一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