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武松大闹飞云浦连杀四人后,得知幕后黑手是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等人,一路来到孟州城,找他们报仇雪恨,黄昏时分,武松到达目的地,放眼望去:
进得城中,早是黄昏时候,只见家家闭户,处处关门。
施老爷子给武松安排了这样一幅景象,黄昏时分,天色尚早,家家户户竟然关门闭户了。
简单的几句话,交代了当时的环境描写,看似闲笔,实则信息量巨大。意味着什么呢?
一方面,渲染环境的肃杀。正值秋天的傍晚,凄凉萧瑟,点明了武松“血溅鸳鸯楼”的时令背景,八月中秋这一天的晚上,月色虽好,终归是晚上,在夜幕的遮挡下,风高萧瑟之夜,正是武松下手复仇的好时机,此情此景,最适合快意恩仇了,一场大戏即将上演。
一方面,暗示世道不太平,民众缺乏安全感,早早关门大吉,以防遭遇不测。实际上也确实如此,谁知道会不会碰上哪个杀红了眼的傻缺闯进家里来呢?武松不就是杀红了眼吗?连杀十九人,这种无差别杀人模式,群众或许也曾见过或者听说过,所以害怕,惹不起,兴许还能躲得起,早早关门是他们的日常,一整天不敢开门也说不定。
远的不说,单是孟州城一里路之遥的十字坡黑店,就够令人惊恐万分的,张青夫妇所做的肉包子也经常走村串户去售卖,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连武松都知道黑店的底细,黑点的内幕已是公开的秘密,作为当地的普通老百姓,能不害怕吗?保不准哪一天家里来了几个抓行货的,拉去剁了做人肉包子也说不定。
老百姓能力有限,力量单薄,所谓的自保,也只能早早关门闭户而已。施老爷笔力深厚,言有尽而意无穷。
另一方面,表明大宋已对武松关闭了寻常普通百姓生活的大门。武松的身份已转换,再也回不到过去了,无论是都头,还是普通小市民,统统都对武松切断了后路,犹如这一扇扇紧闭的大门。暗示从之之后,武松将被一步步逼上梁山。
后文中也出现了与之对应的一句话,武松杀了张都监府上十五人后,知府着手审理案件,张府躲过一劫的人直到五更后,才敢出来告知案件始末。而老百姓,还是没人敢露面。原文如下:
街坊邻舍,谁敢出来。
施老爷子笔法高超,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描写,也极为精彩,前后照应,严丝合缝。
犹记得前文林娘子被高衙内控制时,作者也曾经写到过这样的情景,也是家家关门闭户,那时更离谱,上午十一点多,大白天也不敢开门,这折射出了世道极不太平,老百姓危机感深重。
而上文反映的时间是八月中秋,本该赏月,却在黄昏时关门闭户,简短的几句话,道出了世间混乱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