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每天学习一个成语典故NO.226

【成语】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拼音】

qìng fù bù sǐ , lǔ nán wèi yǐ

【释义】

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

【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闵公元年》:仲孙归曰:“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对曰:“难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公曰:“鲁可取乎?”

解释:仲孙回国说:“不除掉庆父,鲁国的祸难没完没了。”齐桓公说:“怎么样才能除掉他?”仲孙回答说:“祸难不止,将会自取灭亡,您就等着吧!”齐桓公说:“鲁国可以取得吗?”

【近义词】

       擒贼先擒王   打蛇打七寸

【反义词】

       无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鲁庄公有个同父异母(鲁庄公是正妻所生,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哥哥叫庆父。庆父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叛逆、野心家。

       鲁庄公姬同有三个兄弟:庆父、叔牙、季友。庆父最为专横,并拉拢叔牙为党,一直蓄谋争夺君位,并与其嫂——鲁庄公姬同的夫人哀姜私通。鲁庄公于其在位的第三十二年,生了病,因为夫人哀姜没有生子,既无“嫡嗣”,便从“庶子”中议立。庄公与三弟叔牙商量,叔牙因受了其二哥的收买,主张立庆父;与四弟季友商量,季友力主立鲁庄公与其宠姬的生子公子般,并逼叔牙以死表明拥立般。

        当年八月,鲁庄公病死,姬般继位。庆父甚不甘心,便与哀姜密谋,欲暗杀姬般。恰好有个叫荦的养马人,很有力气,也很鲁莽,因受过鲁庄公的责罚怀恨在心,庆父就唆使荦乘丧期打死了姬般,另由庆父立了哀姜妹妹叔姜的生子姬启,为鲁闵公。庆父更加肆无忌惮,与哀姜打得更是火热,并且野心越来越大。鲁闵公二年, 指使一个叫齮的人杀了闵公,欲立庆父。季友趁乱,领着鲁庄公之子姬申逃到邾国,发出文告声讨庆父,要求国人杀死庆父,拥立姬申。国人响应,庆父畏惧,逃亡莒国,哀姜逃往邾国。

        姬申得立,季友买通莒国,押回庆父,将其杀死;哀姜是齐襄公之女,为齐桓公宗族之女。齐桓公素来以恪守礼仪自居,哀姜此举令其大失脸面,盛怒之下,将哀姜召回,杀死了。

        鲁庄公死后的几年里,由于庆父串通哀姜连杀了两个国君,公子般和闵公,作威作福,横行无忌,不但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也给国人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故齐国大臣仲孙湫到鲁国吊唁回去后,叹息地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鲁国百姓们对庆父恨之入骨。庆父见在鲁国实在无法再呆下去了,便逃往莒国。鲁僖公继位后,知道庆父这个人继续存在,对鲁国是个严重的威胁,便请求莒国把庆父送回鲁国。庆父想要让公子鱼带他求情,公子鱼哭着回来了,庆父听到哭声后说:“这是奚斯(公子鱼)的哭声啊!”庆父自知罪孽深重,回到鲁国没有好下场,便在途中自杀了。

【造句举例】

    如果不能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传销就会永远有滋生和成长的热土,也就会出现所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状况。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这个大汉奸不除,国无宁日。这个道理,难道现在还不明白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4、周室悲歌 初,王姚嬖于庄王,生子颓,子颓有宠,蒍国为之师,及惠王即位,取蒍国之圃以为囿,边伯之宫,近于王宫,...
    枫离秋阅读 871评论 0 0
  •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鲁国的盛衰蜕变 鲁庄公之前的鲁国内乱,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温和的,无论是周宣王干涉导致的伯御政变...
    逸川阅读 1,155评论 1 12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6,131评论 0 4
  • 公元:2019年11月28日19时42分农历:二零一九年 十一月 初三日 戌时干支:己亥乙亥己巳甲戌当月节气:立冬...
    石放阅读 6,94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