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试脑科学》的第四章,作者古池裕二介绍了睡眠与记忆的关系。
作者认为,好好睡眠可以帮助记忆。睡眠时,海马体可能在整理白天输入的信息,审查这些信息是否重要。如果不睡觉,海马体就没有时间整理信息,杂乱无章的信息就全被抛弃了。
好好睡觉的意思就是睡眠要规律,到了睡觉时间就要睡觉,不要熬夜,否则大脑没有休息的时间,反而使学习效果变差。所以在考试前熬夜突击以期望考一个好成绩的策略是不可取的,即使有用,也不利于长期学习。
作者提到生物节律,比如心跳、眨眼、呼吸什么的。睡觉也是一种生物节律,它的周期是24小时。如果一个人处在所有节律的高潮期间,就能超水平发挥,反之亦然。所以作者认为,能让昼夜节律也就是睡觉配合学习知识的时间,就能取得好成绩;如果配合得很糟糕,可想而知,很可能会发挥失常。
作者还提到了一种“记忆恢复”现象。这种现象可能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学过的内容在过了一段时间后理解的更为深刻了;之前怎么也想不明白的知识,突然在某一天恍然就理解了;被一道题难住,在睡了一觉之后突然就想出怎么解了。这说明在睡着的时候,大脑中的信息得到了很好的分类整理,也就是说,做梦时我们的记忆能够得到巩固。
前面提过,θ波能促使人脑产生LTP,而睡眠的时候正是θ波最强的时候。睡眠的真正作用正是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把知识变成可用的。所以睡眠虽然不能增加知识的数量,却能提高其质量,从而也就提高了学习效果。
所以在睡前的一段时间学习,会有更好的效果,应该把握好这段黄金时间。
每天睡眠多少时间好呢?一般认为年龄越小,睡眠时间应该越长。对于成年人而言,这个问题因人而异。一般认为每天应睡眠8小时以上,但有的人可能只需要睡5小时就够了,具体要看自己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