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人间世》讲了一个“散木”的故事:有个石木匠到齐国去,经过曲辕,见一棵栎树生长在社庙旁边,被奉为社神,大得难以形容,围观的人多极了,石木匠连看都不看一眼,径直向前走。他的徒弟却为它神迷,看后跑着追上师傅,道:自跟随师傅以来,从没见过这样好的大树,而您却看都不看,这是为什么?石木匠说:这是没用的散木,因为无用,所以它才能有这么长的寿命。这种“散木”的智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深有影响,苏轼说他画的枯木怪石,所表现的就是散木的智慧。他有题画诗道: 散木支离得天全, 交柯蚴蟉欲相缠。 不须更说能鸣雁, 要以空中得尽年。苏轼所说的怪木,就是支离得天全的散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