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之划拳

      佳节总是离不开酒,酒为佳节增添了节日的氛围感。2025年春节我再次回到家乡,在和亲友的饭局中,耳畔时不时传来父辈阵阵激昂的划拳声,思绪在这激昂声中飘向了远方。

      何人发明了酒?何人发明了划拳?在那一声声的“哥俩好”“五魁首”“七巧巧”的划拳声中,我的心中充满了好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划拳时所呼口令中蕴含着满满的传统文化。划拳时,伸指喊数的范围为一至十,并附之以吉利语句。划拳时口中所喊字数,因地域不同而不同,可以说,划拳划的是文化。以下是我搜集到的部分二字和三字划拳口令:

      一心敬。此出唐代诗圣杜甫《高都护马行》:与人一心成大功。表示祝酒人诚心敬酒,同心共饮之美好心愿。
      两相好。今人划拳多以“两相好”开局,乃至哥俩好、爷俩好。
      三星高照。系祈盼福星、禄星、南极老寿星高照。
      四鸿喜。古人“四喜”是指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五魁首。“五魁首”者,系指古人苦读《诗》、《书》、《易》、《礼》、《春秋》五种经籍着作,以求功名,夺得魁首。
      六大顺。《左传》云:“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此数者累谓六顺也。”
      七巧。相传农历七月初七,天上牛郎织女相会,汉族民间妇女比穿针引线,斗巧取胜,祝贺织女喜会牛郎。俗称“乞巧”,因乞、七谐音故之。
      八马。周穆王常驾八匹骏马四处游玩,相传曾在昆仑山瑶池与西天王母诗酬谢唱。今人划拳常呼“八仙庆寿”以取代“八马”。
    久长。据《史记》载:“建久安之势,成长久之业。”后人取其“久长”二字作为典故,谐音为“酒长”,借喻人们相聚美酒不尽。
    十全。清朝乾隆皇帝自诩文治武功,福禄寿俱全,自称“十全老人”。今人常理解为“十全十美”。


      划拳还划的是智慧。划拳时,划拳双方同时出拳且喊出两人所出拳相加的数字(家乡划拳的手势有六种,六种手势分别代表零、一、二、三、四、五几种数字,单手出拳)。划拳不能失拳,即你喊出的数字必须在两人出的数相加之内,比如你出了二这个手势,但喊出“十”这个数字,这样即使对方出了满把,两人相加才是七,这就是失拳,失拳不罚酒,但要遭人笑话,说明你不会划拳。另外出拳时二这个数字的手势必须用拇指和中指来表示,如果出拳出成了拇指和食指,也会遭人笑话。别看划拳是十以内的加法,看似简单,其实不然,这要全凭个人眼尖手快,脑子灵活,所以划拳还划的是智慧。

      划拳还划的是气氛,随着划拳人高呼的“哥俩好”“五魁首”等酒令,于座的人们双眼紧随,和划拳人一起迅速做着判断。“拳厉害呢”、“来来来,再来”、“喝”,划拳后的你一言我一语将酒桌的氛围推向高潮。想想杜子美饮酒时“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孤独无依,李太白饮酒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的悲愤,易安居士饮酒时“三杯两盏淡酒”的忧愁,如能在划拳下进行,那么再浓的愁绪都将荡然无存,因为划拳意味着有人相伴,划拳声的余韵中饮酒,心中的千般滋味、万般愁绪都已被或抛却、过打开,可以说划拳打开了心扉,联结了情感。

      如今物质丰裕,但年味却越来越淡了,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曾为节日增添欢乐热闹气氛的划拳文化不知何时逐渐被时代冷落,酒桌上只有相对年长的人才会划拳,年轻人已不会划拳。“酒逢知己千杯少”,只愿这一传统文化能继续传承下去,不要被历史长河湮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