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知识究竟是什么》

一、什么是知识?

知识概念:所谓知识,指的是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有用),且长期来看更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长期)。

二、如何判断知识?

1、成为知识的两个条件:有用、长期。

2、如何分辨知识只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①知道了这些之后,我的哪些决策会因此改变?(以前是怎么想这个问题的,现在我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长期来看,这些东西可能为我带来哪些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好处?(目光放长远,关注长期价值)

3、有繁衍能力的知识:有些知识,能繁衍出更多的知识,于是它们显然更高级,更有价值。

有繁衍能力的知识(“通识” —— 即,哪儿哪儿都用得上的知识)

三、怎么做?

1、碎片化知识:碎片化的只是时间,知识还是成体系的(虽然房子确实是由砖头构成的,但仅仅一堆砖头摞在那里,我们完全不可能称之为房子)。

2、真正擅长学习的人,都会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长期持续连贯的学习。

3、对于普通人如何获得系统化?

笑来老师提供的理论,在知识的海洋里,最佳策略是“漫游”。(只要是知识,得到什么就学好什么?)

记住:一切技能长期来看都是有用的;一切技能都是可以触类旁通的。(相通点:都可以拆分、缓慢的操作、反复练习)

一切都可以学,千万不要问,有没有用?一问就变傻。

我之前都犯过这样的错误,做事之前都会考虑它有没有用,到最后都会做不下去,因为短期内没有看到结果。这样的状态让我非常的苦恼,就像之前看到的“挖井人”的那张图,这个地方挖几下,那个地方挖几下,最后判断这个地方没有水。

如果之前能得到老师的指点:没有知识是没有用的。知识的判断标准:有用、长期。我想会少走很多弯路,节省很多的时间。

4、怎样做到“融会贯通”

融会贯通:所谓的融会贯通,其实无非就是两个原本貌似不可能产生联系的节点之间产生了“意外的联系”,而后竟然发现那个联系足够重要,足够有用,甚至达到令人震惊的地步。

条件:可产生联系的节点数足够多。(只有博学的人才有融会贯通的能力(甚至是机会))

学习知识最优策略:“莫问前程,但行好事。”

如何锻炼“融会贯通”能力:经常问自己,这个道理还能有到其它什么地方?

最终的结果:当做到“融会贯通”,系统化将自动形成。

总结:关于知识,只需记住有用、长期,就可以筛选出很多不必要的信息,比如:看新闻、争辩、比较、证明自己等,同时也能选出有价值的事,如:英语、写作、编程、锻炼身体等。

必要、清晰、准确的概念就是知识,这些必要、清晰、准确的概念,就是打通“融会贯通”的砖头,进而才能拥有“系统化知识体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所谓知识,指的是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且长期来看更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 [知识的关键词包括,第一,...
    余良阅读 3,283评论 1 1
  • 1.首先,我们需要认真定义一下“知识”这个概念: 所谓知识,指的是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且长期来看更可能会给...
    CSir205阅读 1,729评论 0 0
  • 今天坐大巴车一日游,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年轻妈妈带着一个五岁的儿子。因为她们是最后一个上车,位置已经坐满了,小孩子只...
    在水一方含阅读 2,578评论 2 3
  • 《我和大熊的“二”人世界151》天变冷了,我穿了短袖去跑步。回来发现胳膊和手都冻僵了,我凑到大熊跟前,要把手伸到他...
    彼小清阅读 2,571评论 0 0
  • title: WIRESHARK初识date: 2016-04-11 08:48:52tags: kali第五章 ...
    曼路x_x阅读 11,946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