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好

作为一位普通母亲,我实在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和资格去教授别人什么。更喜欢现场面对面的交流,不视自己为绝对正确,只是分享自己的经历、感受和思考,让人多看到一种选择和可能性而已。


育己即是育儿。真正优秀的父母,反而不会时时聊育儿的话题,更多谈论的是社会、人性、哲学、历史、科技、艺术、环保、大自然等,是这些帮助一个人认识自己、理解他人、洞察本质、把握规律的。真正决定我们教养方式的,不是那些育儿“术”,而是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是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教育是留白的艺术,是三分教,七分等。做父母最难的,不是去教孩子什么,而是能主动地不教孩子什么。唯有父母自身的强大和自信,才可能真正尊重孩子自然成长的节律和秩序,相信孩子内在自我成长的动力和能力,给孩子自己感受、体验、思考、开悟的时间和空间。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需要自己去完成。

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恰来源于体验过多少快乐和幸福,感受过多少无条件的接纳和爱。

一位朋友问现在5岁的女儿将来该学钢琴、还是小提琴,我建议11点下班的他多抱抱女儿比较重要。因为所有的艺术讲的都是人的故事,一个孩子如果不记得父亲的体温,她将来看画、听音乐都没有感动。如果没有人的记忆,所有艺术对她而言都只是卖弄而已。——蒋勋

人的生命力来自于自我实现的渴望和无限可能性。不断增加选择,直致孩子完全接管自己的生活。

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了,而你不成长,看着孩子就都是问题。1、榜样:期待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先让自己成为那种人,示范给孩子看。2、关系:立足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而不是急于教育。关系好,你才有影响力。3、教养方式:多关注孩子的感受和需求,通过游戏、故事、绘本等方式去引导孩子。

没有人能成为别人灵魂的工程师,孩子有自己的灵魂,无论父母还是老师,充其量是“园丁”。我们的使命是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和学习,去了解植物的本性和所处环境的特点,找到最适合它生长的方式去培育。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谨记的是园丁要遵从植物的本性来对其加以培育,而不是要植物遵从园丁的想法生长。

教育的使命是唤醒,不是塑造。人生而不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秉性和人生轨迹。我们能做的只是尊重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个性差异,唤醒孩子内在的自觉,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最终建立自我,确定自己和世界的关系,而不是通过控制、灌输、强迫,去扼杀他的天性,塑造他的灵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 by 达达 七年级某英语课上, 一个调皮的孩子说“我爱国,所以我不学英语,老师你不爱国…” 看着他们没心没肺的...
    Hdada阅读 642评论 1 7
  • 三种个人商业模式 把自己的时间一份出售一次,这种商业模式需要尽可能的提高单位时间的价格 把自己的时间一份出售多次,...
    何二的李斯阅读 313评论 0 0
  • 周六上午有绘画课,七点多起床,洗漱完后约嘀嘀快车,五分钟过去了,居然没人接单,那好吧,老公说那就约出租车是一样的,...
    蜗小简阅读 206评论 0 0
  • 开始->搜索框输入 资源监视器->CPU ->关联的句柄里输入被程序占用的文件->右键结束进程附 linux关...
    Longwide阅读 526评论 0 1
  • 有多少次我都一直很努力,但是我到现在明白了,只是受气了,挣扎一下罢了,没曾过想过是为什么要这样,往常努力对我而言只...
    方白熊阅读 7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