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白百何的遭遇,你还想让孩子报考电影学院这类高风险学校吗?

作者:毛志杰

导读:父母是孩子职业规划的总设计师,并不具备成熟思想的孩子的选择大都和父母的导向有很大关系。

白百何去趟泰国,回来后发现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这就是明星效应的后果,你头带光环的同时,也将自己暴露在了聚焦灯下。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人们无形中放大。

就说这次“事件”,如果白百何不是演员明星,几乎没人去关注。而且,这样的事也一定在很多其他人身上默默无闻地发生过。

更何况连陈羽凡都说“洗洗睡吧”。

但这件事还是点燃了大众围观的热情。

在这里,我们不想讨论这些“家务事”,以及纠结于两人是否已经离婚这样的细节。

只想问诸位一句:你还想让自己的孩子报考电影学院,当“未来的明星”吗?

可以说,所有希望进电影学院的家长与孩子都报着这么一个目标:将来会出名!

而“出名”的结果已经在白百何、姚晨们身上反复“演出”的NN次。

一件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事情,同样发生在“明星”身上时,就已经不一样了。

在你为孩子报考电影学院这样性质的学校时,除非你已经做好了今后的生活“暴光”于大众目光下的准备。

这就说到了对孩子的职业规划的话题。

父母是孩子职业规划的总设计师,并不具备成熟思想的孩子的选择大都和父母的导向有很大关系。

所以,父母在为孩子建议方向之前,一定要考虑各种职业所面临的问题,来确定自己的孩子是否能吃这碗饭。

虽然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将来“成为名人”,但相信没有一个家长希望自己孩子将来的生活暴光于大众眼中,丝毫没有一点隐私。

所以我还是建议家长们,在为孩子选择职业方向时,不妨从孩子自身的兴趣点与特长入手,如果孩子真的是“表演”的料,而且有着超乎常人的抗压力,那也不妨去报考如电影学院这类未来“高风险高收益”的学校。

但我相信,具备这样天分素质的孩子只是少数。从每年那么多报考表演院校的学生中就能推测,更多的人是在跟风与盲目。

如果你的孩子潜在天赋不在这方面,那么,我们不妨为自己的孩子设计另外一条人生道路:让自己的孩子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不一定出名,喜欢就好。

有时,默默无闻也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但是,白百何们已经感受不到这些幸福了。

当然,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人总是希望“出名”,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人的欲望会越来越难以满足,所以,“出名”后还会有更高的欲望要求,不一定就比普通人幸福。

而能克制欲望的人才能感知幸福的存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