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

小时候,特别喜欢黄昏。

——其实,我喜欢的,是那个小村庄的黄昏。

你见过日落吗?

黄昏的时候,看着红红的夕阳一点点坠下,慢慢靠近那远远的山。满天晚霞,都被染成绯红,在天空悠悠飘过,变幻着各种形状。

这时的天空,是最美的。

然而更美的,是夕阳照耀下的小村庄。

那个被大树和竹林掩映的村庄,这时从大树和竹林的空隙中,那些高高矮矮的瓦房顶上,袅袅升起的炊烟,慢慢飘散在半空。

再远一点,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在夕阳金黄色的光下,更有一种绚烂而神秘的色彩,在风中轻轻地轻轻地摇曳。

再远一点,是层层叠叠的,弯弯曲曲的梯田,绿色的、浓密的水稻,也在夕阳下,沐浴着金黄的光,随风飘来淡淡的清香。

再远一点,再远一点,那静默的青山,连绵着,在夕阳的照耀下,永恒地,就那样静默着,紧拥着这大大小小的错落有致的小村庄,仿佛慈祥的母亲,慈爱地紧拥着、默默注视着怀抱中的孩子。

远远的,隐隐约约的牛铃的叮咚声,叔叔伯伯赶着牛羊,挑着柴,从那山林里往家赶回。

田间、地头,影影绰绰的,扛着锄头的背着背篓的,在暮色中渐渐看清,是姑姑婶婶结束劳作,带着疲惫,也带着收获。

每天的这时,家里的小花狗总要跟着我,跑出很远,去接叔叔婶婶——去看叔叔的柴捆里,是不是有一串用长草串起来的蘑菇;去翻婶婶的背篓里,是不是藏着一只刚长出羽毛的小鸟;去摸摸家里的老牛的角,是不是又留下一点顶角的痕迹;去数数那几只蹦蹦跳跳的小羊羔,是不是全都跟在后面。

夕阳渐渐落下,渐渐消失在山的那头,隐隐约约看见天空几颗模模糊糊的星星。

黄昏,一点点,慢慢地入夜。

奶奶跛着小脚,来来回回把一碗碗腊肉、青菜、豆角摆上篾桌,闪动的灶火在大人小孩的脸上跳跃,映红大人们紫黑的脸膛,也映红孩子们蹦蹦跳跳的身影。

叔叔吃着菜,一口一口呷着酒。婶婶一边吃饭,一边骂着孩子们,一边还在絮絮叨叨:今天锄了多少地,还得几天才能锄完;隔壁二叔家的羊,今天又跑进了我们房后的地;小妹的衣服早已破得不能穿了,后天赶集,定要买件新的;腊肉剩的不多了,以后要少煮点。

奶奶的牙只剩两三颗了,她只能把肉用手一点点撕下来,放进嘴里仔细地磨,却还不忘了撕一点塞进孩子们永远填不饱的小嘴巴。

黄昏,终于不见;夜,又已经渐渐地深了。

多少年过去,奶奶早已长眠在很远很远的山坡。

孩子们都已长大,已经很多年没有再回那个小村庄。

偶然地有一天,偶然地看到夕阳,在都市灰蒙蒙的天空,露出点灰蒙蒙的影子,很快地,落入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再也不见。

没有黄昏,处处是霓虹的闪烁。

忽然想起小时候,想起那个小村的黄昏。

原来那才是家。

——当你在外受尽委屈,无处倾诉的时候,可以让你得到慰藉的地方。

——当你在外疲惫不堪,想要倒下的时候,有一张床可以让你安歇的地方。

——当你在外尝尽辛酸,无法释怀的时候,有那么几个亲人肯抱着你,为你擦干泪水的地方。

——无论何时,那里总有一盏灯,在为你亮着,总有一个人,在为你守候------

原来,那才是家。

忽然之间,很想念黄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