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之《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有目无诗,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在先秦时期被称为《诗》,或取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共160篇,周代各地的歌谣和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唯美的爱情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有咏叹劳动的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有怀故土、思征人的情感诗。《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有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的诗,《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这些歌谣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特色。

《雅》共105篇(小雅有6篇笙诗不计其内),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

《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共40篇,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至汉武帝时,《诗经》成为《六经》及《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先秦文学史学习文稿

(陪伴营2023年3月4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