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小恩小惠,就要我答应你无理的要求?

邻居老李家的桑葚熟了,他特意送一些给你品尝。


尽管你不是特别喜欢吃水果,但是你还是笑笑接受了。


同时,你也在心底提醒自己:“老李太客气了,还特意送水果过来。过几天自家的大白菜熟了,也拿一些给他吧。”

 

 

01

关于互惠

 

人类社会很早便有互惠这一共识。

 

在这样一种共识之下,人们可以互相帮助而不用担心损失。

就好像今天你给我一把米,明天我就会给你一块肉一样。

 

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人类得到了可观的回报,提高了抗风险能力。

 

小李不用担心今天没饭吃,因为邻居老王会送他一把米。

隔壁老王也不会担心损失了一把米,因为在以后自己有困难的时候小李会回来帮助自己。

 

在这样一种环境下,礼尚往来被作为一种共识

 

以至于我们从小便会被教导要礼尚往来,渐渐地我们也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

 

另外,为了维护这种关系,社会也会惩罚那些不遵守规则的人。使大部分人处于这个社会共识的约束之下。

 

但同时,也会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想方设法利用这一社会共识来牟利。

 

一个发源于印度的教派——克利须那协会,利用互惠原理来提高自己乞求募捐的成功率。


这些教徒会在向目标乞捐之前,他们会先赠送经书或者鲜花给对方。


待对方接受了之后,他们便请求目标向协会捐款。

 

 

 

02

为什么难以拒绝互惠的产生

 

当我们触发互惠原则时,一般不会给予比对方给我们的恩惠更小的回报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当对方请我们喝一杯咖啡后,我们不大可能会回请对方喝一杯可乐。但是更可能请对方吃一顿美餐。

 

因为当我们采取行动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偿还恩惠。而一支可乐显然无法弥补我们自身的亏欠感。

 

另外:

我们的社会环境使我们觉得亏欠别人是一种很大的心理包袱;

同时,社会认同会谴责或者惩罚那些只取不予的人;

 

以上两种压力使我们难以拒绝互惠的产生。

 

其实,强加的互惠也能起作用。

 

在散步时,你的同伴突然问你要喝点什么?


因为她有点儿渴,想去买水。


你摇了摇头,说你不渴。


过了一会儿,你的同伴回来了。还带了一瓶可乐给你。


这个时候,你如果还拒绝她的好意,那真是太不好意思了。


毕竟你的同伴已经花了钱。


而她也是好意,拒绝朋友的好意多么不礼貌……

 

收到了别人的恩惠,哪怕不喜欢,我们也会产生亏欠感,并寻找机会去偿还。

 

因为社会上有强大的压力(尽管我们可能感受不到),要求我们接受到恩惠之后要还礼。

 

 

 

03

互惠原理和对比效应——互惠式让步

 

在说明互惠式让步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对比效应

 

大家先来看看这一张图:

是不是觉得色块B比色块D更黑呢?

 

当把两个有区别的东西放在一起时,其中一件东西会影响我们如何看待另一件。

 

就像当我们把色块A与B一起看时,我们会觉得B更黑了。

当把色块C与D一起看时,我们会觉得D比较白。

所以,我们会觉得B比D更黑。虽然实际上他们两个颜色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搬一个轻的东西,再搬一个重的东西。

我们就会觉得重的东西更重了,并高估重的东西实际的重量。


在KTV唱歌时,如果一个麦霸和一个唱功平平的人合唱一首歌,那我们会觉得唱功平平的人唱的实在是太糟糕了。

虽然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

 

好,现在再让我们把话题调转到互惠这边。

 

通常而言,人们将对方的让步也视为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恩惠。

 

既然是恩惠,那些就必须“偿还”

 

某天,你带着儿子去逛商城。


突然,儿子说他想要吃麦当劳。


你以刚吃饱饭为由拒绝了他。


儿子坐在地上又哭又闹,一直说要吃。


……


最后,儿子说可以不吃麦当劳,但是你要给我买冰淇淋赔偿我。


你拗不过他,给他买了冰淇淋。


看着儿子舔着冰淇淋,你陷入沉思:“明明我不想给他吃麦当劳,也不想给他买冰淇淋。为什么最后我还是买了?”

 

为什么互惠式让步这么强大?

 

因为互惠式让步结合了互惠原理对比效应

 

首先,它使你觉得对方已经让步了,那么我也有义务退一步。

就好像儿子退了一步说不吃冰淇淋了,那我是不是也应该有所表示?

 

其次,由于对比效应的存在,使第二次的要求看起来比第一次的好太多了。

相比于一顿麦当劳,一个冰淇淋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最后由于儿子的让步,使我们觉得是自己的努力而使儿子让步的,这使我们的责任感和满意度得到提升。

所以我们会更“乐于”接受对方让步之后的请求,甚至是接受对方后续其他的请求。

 

类似互惠式让步的例子有很多。

 

在谈判中先提出一个很过分的要求,被拒绝后再给出一个稍微过分的要求。

 

在购物时,商家先给你一个非常离谱的价格,被拒绝后再给出一个稍微离谱的价格。

 

推销员先给顾客看最贵的,再看便宜的商品。

 

 

 

04

如何应对?

 

当别人企图用互惠原理从我们身上牟利的时候,我们总会感到煎熬。

 

第一,当我们遵从互惠原则时,我们会有一种受骗的感觉;

第二,当我们拒绝回以恩惠的时候,我们又会有亏欠感及感受到社会对我们的压力;

 

但是,我们又不能粗暴地拒绝他人的好意。

 

不可否认社会上还是有很多真正愿意给予我们善意的人的。

 

假如我们以拒绝所有好意的方式来回避谋利者,那么势必会伤害到那些真正对我们包有善意的人。

 

那应该怎么办?


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为什么会持有互惠这一想法?

 

是因为我们认为有恩必报。

 

但那些提供给我们好处,而打算牟利的人并没有打算与我们互惠。

 

他们给的那些好处只是他们用来引诱我们的鱼饵,所以就算是我们拿了他们的好处而又不给他们回报也是合情合理的。

 

善意自然要报以善意,但是那些想要谋取利益的诡计并不能被当作是好意,所以我们不必给予他们回报。

 

所以,当别人释放好意时,如果我们觉得喜欢那就收下。如果他们接下来还另有所图,那我们大可以置之不理。

 

 

 

最后:

 

你还能举出哪些利用“互惠”来牟利的例子呢?

你曾经是否应该“互惠”,而做了自己本不会做的事呢?

 期待在评论区看到你的留言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互惠一个古老的原则:给予,索取……再索取 付每一笔债务,就像上帝开的账单一样。——拉尔夫·沃都·爱默生几年前,一位...
    鸭梨山大哎阅读 5,298评论 0 4
  • 本书作者罗伯特·B.西奥迪尼是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全球知名说服力研究的权威。他倾注一生研究影响力,把顺从心理学的观点...
    惜她阅读 5,446评论 0 2
  • 原书信息 影响力 作者:【美】罗伯特·西奥迪尼 译者:闾佳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万卷出版...
    静子777阅读 5,077评论 0 52
  • 2010-Ⅰ 熊梓淇刚考上上海音乐学院,是一个来自东北铁岭的小伙儿,尚未经历过时间的磨砺和摧残,甚至可以说是少年。...
    顾家咸鱼阅读 6,846评论 0 7
  • 爱情慎之又慎,不可儿戏 一个人的事? 两个人的事? 都不那么太对 姻缘一线牵 情系几个家 双方的原生家庭 新婚夫妇...
    谷欠阅读 3,741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