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室友总是打游戏打到三四点钟不睡觉,而且还大喊大叫,不断说着三字经跟他游戏的队友在那里狂嗨。
如果你的室友是个酒鬼,每次喝完酒就发酒疯,不断地像个神经病一样自言自语,口吐芬芳,内涵周围的每一个人。
如果你有一个喜欢唠叨和碎碎念的父母,每天拿你当出气筒,而你又没有经济独立,只能忍受他们的啰嗦和念叨。
………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形形色色令我们讨厌的人,以及各种让我们感到不舒服的行为。
面对这样的人和事,有些人会直截了当说出自己的不满,有些人则会选择忍耐和等待。
选择前者的人,往往具有较高自尊水平,他们不在意别人的看法,更有勇气维护自己的正常权益。
选择后者的人,往往生活在父母严苛的管教之下。为了避免人际冲突,他们倾向于隐忍,往往具有讨好型人格。
其实,无论是选择哪种方式,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你要明白自己属于哪种人,以及自己做出这种选择背后的原因。
你要明白,无论过去你经历过什么,你都有选择的权利。如果别人侵犯到了你的利益,你完全可以当着对方的面,正当说出你的诉求,而不需要在背后说三道四。
你要明白一件事,并非人人都有自知之明,有很多人根本就不会在意别人的感受和看法,他们在乎的只有自己。所以,你需要明确地告知对方,你的诉求是什么,以及要求对方改变的理由是什么。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愿意为了别人而改变自己,所以,如果对方确实无法改变,你所能做的就是去适应。当你觉得这就起你必须承受的客观环境,你的内心就不会那么抗拒和愤怒,你会慢慢找到与之对应相处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