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之妙解

            第三十一章                        战争所杀皆己亲人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Wu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强大兵力、′精密尖端武器,这些对全人类而言是不祥之器,不是好现象。大自然与百姓都是不喜欢战争的:所以有道德的国君,不会用武力去解决纷争。

有道的君子,安居时以左方为贵,用兵时以右方为贵,

重兵、精密武器是属于不吉祥之类 (易引起大灾难、大毁灭 )  ,不是有道明君治世之宝。如果万不得已要用到军队武器,也只是点到为止就好。

战胜了也不要歌功颂德;如果战胜而大加赞美、歌功颂德,表示那是喜欢杀人的暴君。喜欢杀人的暴君,无1:′法统治世界、无法得到天下。(勉强得到,也会很快被推翻,  )

吉事以左为上,凶事以右为上。能运筹帷幄的军师居左方  (能运筹帷幄得宜,可不战而胜 )  。要带兵打仗的武将居右侧,这是把打仗用兵视同丧礼处置。

战争会杀死很多人,面对那些被杀死的人,要以悲哀之心来吊祭,战胜了,要以办丧礼之心来吊祭所有因战争而死亡的人。

      第三十二章                        顺天之道    风调雨顺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演化一切万有,但不居功,不争名,所以就像个无名小卒,很朴素,也像个仆人。虽然像个默默无闻的小卒,但天下没有任何人能赢过 而让称臣。

国家高层领导人若能守住 的特征特性,且以身作则行道,′百姓会起而效法,世风日渐改善,脱序的社会自然逐渐恢复秩序。世风祥和,万物被尊重与爱护,自然自动各归其位。所以天地相合、风调雨顺,适当时机自然会普降甘露、滋养万物。世人不需命令,也不需特意祈求,只要民心祥和,天地自然呈现风调雨顺。  (风调雨顺,自然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

脚踏实地默默的耕耘奋斗,有一天会功成名就。当名气渐大的时候,要懂得知止、内敛、和光同尘,学习 “ 道 …… 无名朴”的德行,如能知止内敛,就可避免招来灾祸。

我们要学习    的特征特性  ——  善利万物而不争;如同川谷与江海虚心、处下,百川自然汇归;又将所汇归资源普施天下,润物无声。

            第三十三章                            真正的富有与长寿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能了知别人的人,称为智者;能认知自己的人,称为明眼人。

能赢别人的人,是有力的人;能战胜自我的人,才堪称为真正的强者。

能真正知足的人,才是世界上真正富有的人。( 真正的富有、不是因为拥有很多,而是需要的很少  。)

能勤行、坚持不懈的人,是有毅志的人。

为人处事不离道、凭着良心勤行道,自然与  道  长久共存。

行道、行善,广积阴德的人,肉体死后其阴德与智慧恒存,故其生命不会死亡。与天地共存。

      第三十四章                          道养万物而不为主
大道汜fan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实在极广大、极广大,无边无际。道  虽极广大,但又无处不在,就在我们左右。 (我们都浸泡在 里面,像鱼泡在大海里面。  )

一切万物都要依靠  道  才能生存生长,而  道  养育万物,从不辞辛劳,功成也不居功,不占为己有。道  长养万物,但不掌控、不主宰万物。

道  所呈现没有欲贪、不争名夺利,只是默默化育万物,就像个无名小卒。然而万物却都由  道  所化育,又回归于  道  ,而  道  却没有傲慢之心,没有主宰欲。此种德行实在太伟大了。

道  实际流露lu出伟大的德行,但却不自以为伟大、没有丝毫傲慢之心,如此更呈现出 是多么的浩瀚伟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二十五章 道为天地母 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
    Xh伍月阅读 4,272评论 5 65
  • 第二十八章 了悟实相 返璞归真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
    Xh伍月阅读 4,082评论 5 56
  • 《道德经》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源泉,短短五千言,》探究了『『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揭示了宇宙和人生发展变化的真谛,...
    Xh伍月阅读 5,876评论 16 128
  • 第十五章 得道行道之人的足迹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
    Xh伍月阅读 5,063评论 10 90
  • 第三章 长治久安之道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
    Xh伍月阅读 4,181评论 7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