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言稚语(34)之活学活用

踏破铁鞋无觅处

端午节回老家,米米诺非要下地捡小麦。天气很热,何况地里的玉米已经长到七八厘米高了,很难捡到小麦。阻止她无果,走到村口,让她下去捡。

头上是炎炎烈日,脚下是高高的麦茬,她提着小篮子在地里寻找,好大一会儿才捡到一个有点变黑的麦穗。继续寻找,一会儿就热得满头大汗。

她嚷着不干啦,一看篮子里可怜巴巴的六个麦穗。上车回家,村头有一家在马路上压麦子的,米米诺一看惊呼:“哇,这么多小麦!我这不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吗?”

用得真是恰到好处!

爸爸解释道:“这是人家的财产,不可以随便捡,就像银行里那么多钱,不可以随便拿一样。”她若有所悟。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米米诺经常跟我分享在幼儿园的事,昨天告诉我:“今天我在美工区,自己制作了一本小书,这不是快要毕业了吗,我把那本小书送给另一个小朋友,让她把想对我说的话写在上面。把小书送给她之后,我觉得很快乐。”

她能够说出前面的事情,我不觉得惊奇,但是。她补加的最后一句感受,让我倍感欣慰,这是她真切的体验,也是幸福的感觉。我夸奖了她,并告诉她,这种做法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听完我的解释,她一下子明白了:“妈妈,这句话和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意思有点像。”

这两句话的意思很相近,她能够融会贯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井蛙不可语于海 夏虫不可语于冰

我和米米诺亲子共读《木木森林》,里面有这样两段话。

森森很快原谅了木木:“也许吧,你来的那个世界我们不理解,不过你以后再遇到谁,别跟他们说这些,谁也不会相信你的。”

木木不再说什么,只得叹口气。这就像不能跟盲人谈颜色一样,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颜色的概念嘛。

当我读到这儿的时候,她兴奋地告诉我:“妈妈,这不就是井蛙不可语于海 夏虫不可语于冰吗?”

谁说不是呢?


妈妈心语:

1.在孩子小时候,一定要多读、多听。

读得多听得多了,他的知识储备量就大,理解力也会增强,运用能力也会提高。不用害怕孩子听不懂,他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总会超出大人的想象。

2.要不断鼓励孩子多运用学过的知识。

很多学过的知识,如果不用就是“死知识”,一旦被运用了,就变成“活知识”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以致用”。即便孩子用错了,也不要批评,保持它运用知识的热情,错了就心平气和地予以纠正,下次他还敢用,而是能用对。

3.父母勤于记录。

平时,孩子有什么奇思妙想或者是运用比较恰当的语句,我喜欢给他写下来,并读给她听,这样她就会感觉到父母喜欢她这样做,而是特别重视。父母这个看似微小的举动,其实有大作用,就是在孩子脑海中形成一种“优秀镜像”。

魏智渊老师在《高手父母》中说:“长期的努力靠长期形成的较高水平的自我镜像,或者说自我认知。当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的时候,他就会像优秀的学生一样努力,并且意识不到自己在努力,因为努力已经成为一件自然的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取一个洋名字 深秋的天气渐渐冷了。树上的叶子都快掉光了,风把落叶捡起来抛向空中,又嘻嘻地笑着看...
    风_a1a7阅读 4,245评论 0 5
  • 《我,就,成了你》 —— 1)最喜小儿无赖。 “你外婆来了,快跑啊!” 街坊邻居孩子小燕子一声大喊,比“狼来了”,...
    叁柒姑娘阅读 1,917评论 0 3
  • 1.我叫周晓诺,我是一个弃婴 我叫周晓诺,一诺千金的诺,我的名字是父母留给我唯一的‘礼物’:我是一个弃婴,捡垃圾的...
    提小莫阅读 11,505评论 144 127
  • 作者:葛冰 贡献者:白羽毛_4695,艾尚伊芙 目 录一、神奇的摄像机(1)二、淡蓝色的影子(6)三、在铜像的阴影...
    bigtrace阅读 12,556评论 7 34
  • 熊新发 涛涛汉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币依旧在,刘备、诸葛亮的钱币文化正在传承中。 ...
    醉古雅集阅读 7,564评论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