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逸专栏白话解读2017.5.1

1、礼的核心意义: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

Anglo-Saxon这些自视高等民族的aunt,uncle,cousin能“定亲疏”吗?——“蛮夷之邦”称谓的由来。(纯属娱乐)

2、再次复习熊老师发刊词中的一句话:我们生而不自由,无往而不在生物基因和文化基因的双重枷锁之中。——如果你是个女孩子,你敢和哥哥、弟弟争家产吗?这就是文化基因的枷锁。

3、今日思考:你也许会不满,觉得人生的可能性被礼制剥夺了太多。那么,在全部历史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地追捧礼制呢?为什么即便仅仅从个人发展的角度,他们也觉得礼制社会是好的?这两个问题就留给你来思考了。

答: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地追捧礼制呢?

用现代经济学术语来说,就是最大限度地节省交易的社会成本。

为什么即便仅仅从个人发展的角度,他们也觉得礼制社会是好的?

礼制,是一种确定性(生物基因喜欢确定性。),让每个人各得其乐、各得其所。“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就说明在那个时代,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类似于今天中国的高考制,很多人喷,说美国的制度好,听过万维钢老师讲藤校招生就知道,一考定终身是最合适中国国情的。)

也许,多年后,讲新中国建立后的这段历史时,老师留下的今日思考是:

你也许会不满,觉得学生的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权利和可能性被高考制剥夺了太多。那么,在新中国成立后漫长的历史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学生和家长前赴后继地追捧高考制呢?为什么即便仅仅从个人发展的角度,他们也觉得1978年恢复高考制社会是好的?这两个问题就留给你来思考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低头思故乡”;“我热恋的故乡”…… ——不要将此类情结拔高到道德高度,只不过来自...
    祥和鸿泰阅读 2,206评论 0 1
  • 2017.10.30今日思考:今天先请你思考一个问题:萧统编选《文选》,貌似有一点不务正业。既然是太子,就应该在政...
    祥和鸿泰阅读 3,793评论 0 1
  • 一、霍布斯说,生存竞争就是“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错了。 1、如果人类真的是霍布斯所说的那种生物,整天明争暗抢,...
    祥和鸿泰阅读 1,475评论 1 3
  • 1、题外话:作为一个“小白”,我们怎样跟上熊老师的思路? 就像鲁迅文章的基调是反封建、反愚昧一样,熊老师的文章旨在...
    祥和鸿泰阅读 3,294评论 0 1
  • 博客第一天,来得太晚了一些,差一个月整整一年。多一天,少一天,都不算一个月。希望这里能见证我的坚持与成长。 总可以...
    莲藕炖排骨阅读 3,715评论 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