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55九月二十三日分享主持稿

尊敬的各位教育行走的美仁:晚上好!

我是今晚的主持人,李林

浅遇一季秋,清雅醉红尘。今天是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秋分至,昼夜均,寒暑平。夏风,越来越远;秋意,越来越浓。秋高气爽,遍地红枫,枝头桂花,别是一番姹紫嫣红。秋分,爽朗,像似久别重逢的恋人,经过了漫长的煎熬,思念把对方疯长在脑海,按捺不住的汹涌澎湃。

今晚,也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将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开幕。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主题为《潮起亚细亚》。潮,是钱塘的记忆,是体育的跃动,更是浙江的精神,时代的脉搏。整场开幕式的仪式及表演将以水为串联、潮为意向,体现国风之潮,展现新时代中国与亚洲、与世界的交融激荡。

今天正值秋分节气,也是我们第四场分享会,今晚的分享嘉宾分别是:邓秀华校长、孙红梅老师和我,点评嘉宾是吴肯林老师。

我在邓校的朋友圈看到她和第一届学生聚会的温馨画面,我给邓校留言,希望邓校把这个温馨的聚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没想到邓校真的报名参加了,它的行动力让我深深地感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说千言,道万语,不如行动具体。当班主任,光靠磨嘴皮子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具体的行动。接下来有请今晚第一位分享嘉宾:邓秀华校长

邓校长乐意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让学生生活幸福、成长快乐。同时自己也在发展着、成长着、快乐着。她用智慧启迪智慧,用人格塑造人格,以自己的生命之光与被点燃的火种交相辉映,从而让学生获得生命的意义和辉煌,师生如伴同成长。感谢邓校长的精彩分享。

教师生活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校园的生机与活力,这涉及课程、课堂、活动、日常生活这些校园生活的领域,师生怎么在这些校园生活中共同创造幸福感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孙红梅老师的学校是如何让老师们幸福的工作的。

马斯洛所说:“人类最美丽的命运,最美好的运气,就是从事自己喜爱的事情,并获取报酬。”所以,做幸福的教师就要求使命感,发掘并光大教师职业的内在意义、本质价值。感谢孙老师分享她的学校如何建构教师成长、工作的乐园,相信大家都有收获。

几乎所有抨击“教育是服务”的人,都把“服务”理解为“服侍”。建立在错误理解基础之上的义愤,自然会失去学理上的严谨与严密。今年新接手了一个班级 ,刚开始家长就对我的班级管理指手画脚,为了应对这种不好的开端,我努力做了一些小事,在这里和大家做个简单的分享,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李镇西老师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校长、局长搞明白“教育服务”不是“服侍”,恐怕比教师知晓这一点更重要。因为正是有个别校长、局长把“教育服务”理解为“服侍”,进而要求老师们把学生尤其是学生家长当“上帝”,而束缚了教师的教育自主和学校的管理手脚,最后,实际上取消了真正的教育。虽然不过是常识,但我不得不再次重申一遍——教育当然是服务,但绝对不是服侍。

担任今晚的点评嘉宾的是吴肯林老师,对邓老师的初次了解,还是吴老师在群里寻求帮助学生的方法。吴老师即及时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疏导学生不良情绪。通过家访中,与家长一对一联系,坦诚沟通,深入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实现爱与爱的传递,心与心的交流。下面有请吴老师点评。感谢吴老师的精彩点评。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要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可见教师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学生。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身教胜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学生树立榜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