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灵魂出窍”的烟台马拉松||20251019


顶着六级海风,五度体感温度,我在烟台的赛道上演了一场“灵魂出窍”——魂在前头飞,人在后头追。

去年领教过烟台的大风,金沙滩的沙子噼里啪啦砸在眼镜片上,像无数颗小子弹,今年果然又重逢这般滋味。想起九月荣成好运角那场,海风配陡坡,跑到怀疑人生。终于悟出真理:海边赛道需慎选,海风比后妈的心还冷。

因着招远马拉松取消,烟台站成了年度收官之战。十月跑量虽不尽如人意,仍想认真对待这份告别。

认床的毛病怕是改不掉了。酒店床上辗转反侧,好在满腔热血抵过了困倦。

清早推开窗,狂风瞬间灌满房间。果断套上长袖长裤——这个决定后来被证明无比明智。


把参赛包里的牛奶加热后冲了彼选咖啡,还带了彼选坚果棒,配上昨晚买的香蕉,就是赛前早餐了,给领导也备了同样一份。


临出门往冲锋衣里又塞了件雨衣。酒店选得称心,推窗见海,远眺烟台山,转角就是朝阳街。迎着能把人掀翻的风往起点走,存衣车带走外套后,单薄的雨衣根本抵不住寒意,未起跑已透心凉。

F区出发,看不见主席台,听不清发令枪。踏过起点拱门时,别人已经奔跑了十八分钟。

赛道上演着时装秀:短袖与羽绒齐飞,雨衣共长裤一色,短裤背心也随处可见。被抛弃的雨衣在赛道上乱飞,几次险些将我绊倒,帽沿一次次被掀翻,最后索性攥着帽子奔跑。


大风要么压低帽檐跑,看不见脸,要么攥着帽子跑,这不长不短的头发被风吹的凌乱不堪,赛后竟找不到几张可用的官方照片。

半马也是马,跑起来也会出汗,有许多跑者出汗后可能觉得外套累赘,随手就丢出了赛道外。冲线后,我敢保证他们都会无比后悔此刻的决定。

海边的赛道总会给人意外“惊喜”。前15公里跑得酣畅,开始的两个大坡也没觉得吃力,配速稳在5分30秒左右,只有补给站喝水会掉一点速。15公里折返后的大坡大风也顶住了,盘算着最后3公里就算六分配也能破二,谁知第19公里右小腿突然抽筋。这是我跑步这么多年,第一次遇到腿抽筋的情况,赛后回顾应该是今天的低温天气有关吧。


倚着路灯杆反复拉伸,医疗志愿者喷完半瓶药剂仍无济于事。那一公里用了整整十二分钟。

最后三公里,与其说是奔跑,不如说是与疼痛的谈判。但从未想过放弃——既然选择了出发,走也要走回终点。


冲线后,狂风穿透被汗水浸湿的衣服,让人瑟瑟发抖,手指僵硬得不听使唤。顾不上补给站的热食,等不及拉伸区按摩,只想快点回到店洗个热水澡。

热水冲刷许久才找回体温。拐进街角羊汤馆,一碗奶白汤汁下肚,佐着辣子鸡的滚烫,终于重新活了过来。

每次马拉松都像开盲盒,不知会遇见怎样的自己。但正是在这样的不确定中,我们一次次突破超越,这也许就是马拉松的魅力所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