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
这句话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所以今天推介的,便是这本回忆性散文集。
全书收录了10篇散文,是鲁迅先生“回忆的记事”,包括:《狗·毛·鼠》、《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以及《范爱农》。
这些文章,从多个侧面反映了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也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形成的经过。
前七篇散文呈现的是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比如《狗·毛·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的生动记叙;再比如《五猖会》、《无常》中描写了江南的迎神赛会和演旧戏的一些情形。既描写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又描写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的民风民俗,生活气息非常浓郁。而后三篇散文则叙述了他从家乡到南京,又从南京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主要揭露的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所存在的种种丑恶不合理现象,同时也反映了胸怀远大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昔亲友、师长的深刻怀念。
大概是念初一那年,我第一次完整地看完全书,至今也算是年代久远了,所以,对这本书的许多具体细节,其实也就没有那么深刻的印象了,只对大概内容还有一些记忆。说实话,因为当时年纪小,所以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和用意还是有一些困难的,直到高中时期,再看鲁迅先生的杂文和小说,才有一种真正的心悦诚服之感。然后再回过头,重新粗略浏览《朝花夕拾》,也有一些不一样的感觉,人果然是一步一步成长的。
在大部分键盘侠都扬言鲁迅是喷子鼻祖的今天,我仍是爱极他越读越有味道的作品的。最爱的是他的小说,其次是杂文,最后才是散文。
《朝花夕拾》这部作品,勾勒了从清末到辛亥革命时期的若干社会生活风貌,就像是一幅幅世态图和风俗画。它虽然只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但是却有着直面现实的斗争性和严谨深邃的思想性,其中更是饱含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执着态度。当然,这也是鲁迅先生的作品,一向具备的风格,俗称标配。
这种标配,可归纳如下:
其一就是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具有对封建教育、封建道德、封建顽固派的批判意识。
其二就是揭露思想文化战线上资产阶级文人的本质。
当然,这都是非常光正伟业的说法。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身处当时时代背景之下的青年知识分子,需要用手中的笔做武器,像斗士一样,和资产阶级文人进行毫不妥协的战斗,揭露他们的丑恶形象。
因为篇幅不长,两三个小时就可以看完,所以更多的,也没啥再安利的,最后就分享现代文学史家王瑶对这部作品的评价吧:
《朝花夕拾》虽然是散文,但它追忆“往事”,却不忘现实,丝毫没有减少其昂扬斗志,同样是鲁迅用来抨击社会黑暗势力的工具利器。
祝好,我是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