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十而立向四十不惑迈入扎实步伐,有很多感慨。重压之下就经常会想起小时候的点滴趣事。那时候家里孩子多,经济条件不太好,我们几个年龄相差不大,都要上学,所以家里生活压力大,可是我们精神状态很好,我们一天到晚都其乐融融,除了要用到钱的时候,其他时间家里基本上一直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小时候讲笑话、逗乐是我们忙碌生活中的一剂重要调料。我们几个打小就得做家务,我经常跟孩子讲我八岁会烧全家人的饭,而且和姐姐一起帮全家人洗衣服、被子等,农忙季节我们都要跟着干农活,插秧割稻、收麦、摘豆、摘棉花这些我们都样样精通,不通也不行,要上学都要靠这些来换钱。除此之外,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每年暑假,因为通常假期比较长,我们几乎每个人要割草喂牛。因为牛是家里的重要劳动力,也是创收来源,所以要割草来犒劳他们。那时候家家养牛,草也长不起来,割草是很困难的活,但是我们每天都要保证割草的量才行。小学时候我有次跟着嫂子们跑到8离地远的镇上去割草,听说那边草很多、没人养牛,我跟着她们大清早出发,到大中午才回来,又热又累的也才割了两蛇皮袋,从那以后我再也不跑那么远路了,宁愿就在家门口附件慢慢割,反正每天下午两大袋肯定是没问题的。现在偶尔路上看到杂草茂盛的情形,我们就想起那时候的艰难,很想拿把镰刀过来好好割两袋草去喂牛,遗憾的是现在村里都已不养牛了。小时候很厌恶的活,现在也变成美好回忆了。所以有句话说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后看5年、10年,现在看来哪些都不是事儿了。
知识改变命运,我们都是有切身体验的,我自己也是通过高考成功地实现了跃龙门。当时祖辈们非常重男轻女,我至今都印象深刻,村里的一个长辈,跟我爸爸讲,你家里都这么穷了,女孩子还她上什么学,迟早要嫁人的,赔钱货。但是父母克服困难,直面别人的白眼,坚决地支持我们走过来了。父母除了开明,有远见,交给我们很好好的素养,还培养了我们的幽默细胞,特别是弟弟们继承的比较好好。
今天早上就突然想起一个笑话,这个笑话是爸爸讲给我们的。爸爸平时很少能给我们讲这么有趣的,但这个笑话是例外,也是在家里被兄弟们经常讲来逗乐的。
话说当年三年内战期间,有次毛主席10万大军被蒋介石30万人马追的无处可走,被逼在一条河边,眼看马上就要陷入困难境地,突然看到河边一个折竹竿的老太太,于是10万大军就钻到竹竿里顺利躲过一劫。等追兵退后,大队人马正着急无法出来之际,一只翠鸟飞过,把竹竿压折了,于是10万大军才得以解脱。人乏马困之际,来到一个小镇,买了个肉馅包子大家共享,酒足饭饱之后发现还没吃到馅,有人出主意拿个枪捅了一下,结果发现离馅还有45里。哈哈。这个故事当年被大弟绘声绘色每讲一次,我们都会跟着大乐一次。
现在兄弟姐妹们虽然分隔四地,不能常聚,想起这些快乐瞬间还是忍俊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