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会努力不以“爱的名义”爱你

家有考生,虽然自己表面上云淡风轻,但心里还是存着丝丝的焦虑和担忧,尤其是自己的孩子住校,每周才能回来一次。这种感觉被敏感的孩子感知到了,昨晚,孩子在电话中主动和我谈起了关于填报中考选择学校的话题,他轻松地对我说:“妈妈,相信我,我有自己的目标,我准备好了,妈妈不要操心了”!

放下电话,心里顿觉欣慰:孩子突然之间长大了,有自己的目标和思想了。同时,心里有了一份愧疚:孩子多乖巧懂事,在这样的时间里全然忘了我以“爱”的名义对他实施的伤害,翻过身来还安慰我。

记不清在踏入初三以来,我和孩子之间爆发了多少场战争。但是,这周日返校前我和他爆发的这场激烈的战争却还历历在目:因为他的拖延症,因为他在我面前暴露出的弱化的行动力——六日连续两天都蒙头大睡,任由时间飞逝,在别人争分多秒备战的时候,他这这样浪费时间简直就是在自我放弃。我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但孩子却不以为然。于是,我们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直到孩子声嘶力竭地叫着:“我知道您为了我好,但是,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我有我自己的安排”!带着满腹的委屈,他返校了!在当天晚上,孩子在电话里和我道歉,并嘱咐我好好注意身体,别太累了!多好的一个小暖男呀!

反观我这个当妈的,本应在他备战中考的日子里给他安慰,给他解压,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不自觉地放大了孩子的问题,老是盯着孩子的缺点唠唠叨叨,全然忘记了亲子沟通和交流的黄金法则:多赏识少苛求;多倾听少唠叨;多协商少强迫,多鼓励少批评。而我却一直认为正处于青春期的他,像极了一匹桀骜难驯的小野马,虽不调皮却个性十足,时刻想用反抗、叛逆证明着自己的成长。我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以爱的名义继续我行我素。于是,一直以来的简单、单一的沟通方式渐渐地被孩子所反感,于是,孩子不在信任我、尊重我。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奉行“快乐成长”的理念,对孩子坚持三放培养:放手、放权、放心。放手,发挥他的主动性让他自己去探索去成长,也就出现了十四岁的孩子带我到千里之外的城市去旅游的记录;放权,引导和鼓励孩子规划好自己的人生,确定前进的目标,因此小小年纪就有了志向;放心,就是对孩子有信心,相信孩子是积极向上的,一定能够成才。因此,孩子是快乐的,孩子也曾经很感动我的这种策略,和同学聊天说很庆幸有我这样的妈妈。

可是,进入初中,尤其是初三以来,一切都变了!摸着时常受伤的小心脏,再看看已经和我渐行渐远的孩子,我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为了解决问题,我去请教了的沟通师。在分别和孩子与我交谈后,老师帮助我分析了问题根源,我才知道是我的焦虑在作怪,一直以来,我都是在用爱之“名”行伤害之实,其实这么大的孩子在远离父母,一个人在外学习生活是很不容易的呀!老师一语中的分析和循循诱导,让我感到了心酸。原来,我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爱孩子,全然没考虑他能不能、愿不愿意接受,错的人是我!

是呀,既然孩子已经明确表态:学习是自己的事,他不用我再管,他已经会为自己的理想目标努力了,我还有什么放不下,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想到这里,我对自己也是对孩子说:“没关系,只要你好好的,现在放松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少点功利心,多点平常心,没啥大不了”!我发现,我这样做时,焦虑瞬间降到了0!

孩子,我向你承诺:从现在开始,我不会再以“爱的名义”去爱你!你尽可以努力地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现在的每一天,按照你喜欢的方式度过!


le="mso��<&3�v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单是瞥见你角落里的静等花开 就足矣倾注我半世的爱 你的一颦一笑 深深地触动我的神经 ...
    目一新阅读 1,332评论 0 1
  • 作为97年出生的标准九零后,我还没有到22岁。但是,对于大部分97年出生的人来说,22周岁,很特别。因为这一年,我...
    怪梦少女阅读 4,417评论 2 3
  • 管理这个词叫的多,但是思考的少,最近涉及到这方面的事情多,因此就投入了点时间,做了些追问。 百科上说:管理是单位追...
    逄格亮阅读 2,60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