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之前从同学借了的一本《大中华寻宝记》来读,读的意犹未尽,但是也没有开口让我给他买。前几天聊天的时候,我和他说,如果有特别想看的书,可以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会给他买回来看。他犹豫着,告诉我想读《大中华寻宝记》。我搜了一下,发现这一系列有29本,担心孩子只是一时兴起,读不完这么多,就先买了4本。没想到孩子很快就读完了,还意犹未尽,就将剩下的都买了。
今天去接他放学的时候,就给他带了一本,他看了一路,也不从我要手机了,也不在乎有没有座位,上车见没座,就找个角落站在那里读书,一位叔叔见他这个样子,给他让了座位。回到家等吃饭的时候,他在读这书;做作业中间休息的时候,也在读这书。大约是为了早点做完作业能多看会儿书,作业做的质量和效率都极高。休息时间结束的时候,喊他回来继续做作业,喊了两次人都没有从卧室出来,我就进去找他。他大概是以为我会发火,抓着书不是很想放开,满脸带着请求的表情。我确实没生气,将心比心,尽管这是一套漫画书,我也理解孩子的痴迷。我告诉他,“妈妈理解你的心情,痴迷这套书,恨不得立刻读完,妈妈上学时读哈利波特就像你这样。但是我觉得你应该先把作业写完,再来读书。”儿子听了,也没有以前偶尔出现的那种“拧巴”的劲儿了,出来认真高效的写完了作业,就迫不及待的继续沉浸在书的世界了。读到有趣的地方,就眉眼弯弯的给我讲,满脸的兴奋。我很开心孩子有喜欢的书、喜欢做的事情,沉浸在喜欢的事物当中也是一种专注。
在带娃这件事上,我和老公平时大约一半一半吧,这次他出差,觉得担子都在我一个人身上,一直有点担心。而且在带孩子学习的时候,我这老母亲总容易“火冒三丈”。然而这几天,我和儿子一直处于“母慈子孝”的状态,生活上、学习上,我们俩都配合的都很好。老公这几天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我不在家,你们俩合作的挺好啊!”这种和谐的家庭氛围,让我在其他事情上心情也变得格外好。创造出这种和谐的气氛,首先是我要放下作为家长的“权威、架子……”,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他没有变得骄纵,反而越发的体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