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1_232Lily_论语1-1 落地才有意义(D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读完整部论语,再回到第一句话,孔门弟子把它放在首句,其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纸上得来终觉浅,深知此事要躬行。

躬行。躬行。躬行。三遍。

学而时习之,重点在于“时、习”,即时常践行。历史尚且有规律,惊人的类似,我们人的个体,在行为思维方式上自然也有规律有类同。论语涉及的几乎是人人都会遇到的事和思考的问题,无论其性格。

例子很多,随便说一句“临之以庄,则敬”。

孔老夫子之所以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大概是他对每个人,都以一颗庄严的心去对话吧。

对外人,对亲密的人,对父母,对同事,对朋友,尤其是对待孩子,不单单是表面上讲话的尊重,还有内心的庄重。

很多父母的权威的总是缺少尊重的成分,在此自省吾身一下:

以尊敬庄严的心的去对孩子讲话,孩子自然就敬重你了——内心深处的敬重。也算是言传身教吧,孩子们对他人的交流方式,可能也无意中有了这颗庄重的心,对自然,对物,对人。

这样的感觉一旦浮现,从心底感到一种“不亦乐乎”。

躬行的结果是一种欢愉,极大的欢愉。

欢愉了就想分享,开心了的要告诉全世界,人的本性使然。而身边不见得就有同气相求之人,所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同门为朋,同志为友。所以,依然欢乐。

想起我的朋友芭比,无论多少年没见,只要碰面就可以聊的彻夜不眠。

当然不是谁都共鸣,所以——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不奢望每个人都能理解你,不奢望你周围亲密的人都能有和你共振的感觉。彼此的世界有交集也好,无交集也罢,我们需要保有一种对未知的尊重,你对他人的未知,正如他人对你的未知,一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 【译文】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
    博慧bohui阅读 5,775评论 2 7
  •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燕贼阅读 4,736评论 1 4
  •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燕贼阅读 5,037评论 0 8
  • 妈妈,不难过 妈妈,管我 妈妈,你别走 妈妈,你看好了哈 妈妈,等等我 妈妈,你在干什么 妈妈,我来了 妈妈,拜拜...
    大人读童书阅读 981评论 0 0
  • 和 Andy 认识,开始于一次毫无所求的剪发经历。 他正儿八经地走到我身后,郑重其事地说:您好,我叫 Andy,如...
    麦克不姓麦阅读 1,72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