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改命的第一步:抛弃一切“苦难哲学”

01

越是底层人,越是信仰“苦难哲学”的一套。

什么是苦难哲学呢?

意思是,没苦硬吃,自讨苦吃,认为吃苦是人生的必须,从而不断吃苦,不断受苦,不断痛苦。以至于,苦巴巴一辈子。

等到了临死的那一刻,很多人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苦巴巴过一生,毫无意义。

问题是,到了临死的那一刻,才意识到苦巴巴过一生,毫无意义,已经晚了。

不过,他们也用悲苦的一生,给了我们一个提醒——苦难哲学,终究毫无意义。

人到中年,改变命运的第一步:抛弃一切苦难哲学。

02

拖延心态,是制造苦难哲学的根本原因。

何谓拖延心态?指的是,现在的事,现在不做,等拖到未来再做。

举个例子。10岁那年,明明可以吃冰糖葫芦,但你不吃,非要等长大后再吃。

长大后,哪怕你可以买无数的冰糖葫芦,也吃不回小时候的滋味了。

童年的滋味,过去了也就消失了,无法重来。

其他的问题也是如此。年轻的时候,可以追求诗与远方,但不去追求,非要等老了、退休了,才去追求。

悲剧的是,首先,你不知道什么时候退休,毕竟现阶段已经延退了。

其次,60多岁退休,早已年老体衰,经常生病,哪有精力、体力、青春,去追求诗和远方呢?

一句话:年轻时候可以一步一步爬上去的高山,到了晚年,也许就爬不上去了。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03

这世上没有来日方长,只有把握当下。

绝大多数人,都把“来日方长”这四个字挂在嘴边。

他们不知道,这所谓的来日方长,就是一种“自我PUA”。而且,风险极大。

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到来。

有的人,透支身体内卷、加班,四五十岁就猝死了;有的人,运气不好,遭遇了天灾人祸,就被带走了。

哪有什么来日方长呢?只有意外和无常。

镇上老杨,是在化工厂干活的。他跟老伴说,再干五年,就不干了,跟你环游世界,到处走走看看。

仅仅过了2年,老杨就突发重病,遗憾去世了。

这种遗憾,不是别人造成的,而是老杨自己造成的。整天幻想五年后怎么样,却没有想过,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04

所有涉及10年以上的承诺、幻想, 都是画大饼,以及苦难的开始。

总有人幻想,现在苦一点,未来十几二十年,就幸福了。

问题是,如果中途就死呢?

总有人幻想,现在付出了,未来十几二十年,就享福了。

问题是,如果中途就病倒了,死亡了呢?

总有人幻想,现在背负二三十年房贷,等还清了,就轻松了。

问题是,如果中途就失业、生病、还不起房贷,甚至于意外死去呢?

超过10年以上的承诺、幻想,都是虚假的画大饼,以及苦难的开始。

每个人都要思考一个问题:谁能保证,未来十几二十年,自己还依旧健康如初?

没有人可以保证。

一场病毒、一场战争、一场天灾、一场人祸,就会带走无数人。

05

写到最后

人啊,并不是为了未来而活,而是为了当下而活。

活在当下,及时行乐,才是最重要的。

李白早就说过“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我们身为凡人,无法改变过往,无法预测未来,只能够把握当下。

正如杨绛先生所言,过去人过去事,笑笑就好;现在人现在事,尽心就好;未来人未来事,随缘就好。

你我,都只是现在人现在事,倘若不尽心,岂不是造成遗憾了吗?

还是那句话,人不是未来才死的,而是每时每刻,都有可能死。

抛弃苦难哲学,逐渐活在当下,才不会造成更多的遗憾。

文/舒山有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