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刚刚开始被严控,说到所有人原地不动,乖乖呆在家里的时候,很多人在表达对疫情的无措和恐惧之余,还多多少少带有一丝欣喜。
那一丝欣喜,大概就来自于,再也不用为目标奔波的坦然。还有一件无比心安理得的事,就是可以睡得没心没肺。
那时候,流行一个段子:锄禾日当午,睡觉好辛苦,睡了一上午,还有一下午,晚上接着睡,实在太痛苦。上午睡,下午睡,晚上还得睡。为国睡,为家睡,为了平安睡。
还有,梦想中所追求的猪一样的生活,突然就实现了:吃了睡,睡了吃。过上猪的日子之后,才发现,猪好辛苦!
这当然是在疫情期间,乐观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调侃,以图放松一下被跳动的数字绷紧的神经。但是睡觉这件事,却因为被动“宅”,从而显得理所当然起来。尤其是,在那些尚在法定假日的日子里,假期真正变成了假期。比起过往放假比上班还累的状况,来了个大反转。不旅游,不外出,不看电影不聚餐,不串亲友不购物,没有礼节约束,没有欲望勾魂,没有被朋友圈撩拨。从来没有哪一个春节,能够象这个疫情期的春节一样,人心如此安分。
一下子多出来这么多的时间,很多人是无从打发的,手捧着每天多出来的几个小时,无处安放。床,突然就成了一个非常美好的去处,尤其是在数九寒天的北方,被窝的诱惑从来就没有什么可以抵挡。
平时被各种事务逼得不不得设置的闹铃,终于可以安心地关了,过上了完全依赖生物钟的日子。疏不知,生物钟已经被过于忙碌的生活,人工改造得乱七八糟,一时间交回来了管理权,身体竟然不知所措。
看着窗外的光线变换,只能分得清白天和黑夜,至于几点了这件事,还是得靠钟表拯救。问题是,在这个时候,几点了重要吗?不重要。
于是,身体开始奔放起来,一吃吃到困,一睡睡到饿。原来,猪真的不是懒,而是吃多了不想动。吃的多,不是因为贪,是因为睡的时间太长了。猪就是因为被圈在猪圈里,活动范围受限制,如果再不多吃多睡,那天天能干啥?思考猪生吗?再说,就是有思考,也没有用,对于行动不自由这个现实来讲,想的多其实真是没有什么用。
就象疫情之下的我们一样,行动都不能自由了,思绪再飘浮,也得回到这斗方之地来。
生活原来还有这样一种模式,不奔波,不赶时间,不被催着,一边懒着一边被表扬着。因为张文宏主任说了:呆在家里就是在战斗,就是在为国家作贡献。这理由,简直就是原来梦寐以求的,如果再没有确诊数字天天出来吓唬人,那日子可真是太好了。
补了太多过往缺的觉,也可以回到婴儿时期,白天睡,晚上闹,睡颠倒的人,不在少数。终于,在自我管理的这段日子里,放任一把,过得浑浑噩噩。
这真是一种宝贵的体验,没有负罪感的睡到自然醒,许久已经没有过了。
从我们开始懂事起,甚至还没有真正开始懂事起,就被各种各样的规定要求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一日之计在于晨,天道酬勤、、、每一天的自己都是被压力从梦中揪出来 ,扔到车马声声的生活中的。
哪怕是,在过年过节这样的日子里,还会象陀螺一样地转。尽各种义务,满足各种需求,尽各种道义和责任等,至少要让自己的表现说得过去。为了这一份说得过去,内在的那个自己,不知道一直以来,藏了多少委屈。
疫情终会远去,日子依然会回到原来的轨道中,我们仍将背负着原来的所有,奔跑前行。但是,回往2020,我曾经拥有这样的一段日子,好好地跟自己相处了,哪怕是那个不完美的自己,缺点暴露无疑,又懒又馋又邋遢。但是,心安理得地惯着一回自己,无条件地接纳,真是好难得。
如果这个机会,不是以那么多冰冷的数字为代价,该有多好啊。
春天来了,春天真的已经来了。终究,我们是可以走到户外,张开双臂,去热情洋溢地拥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