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西游记》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取经途中的孙悟空在和妖精战斗时总喜欢自称孙外公。而且悟空的这项行为艺术并不是偶一为之,而是经常如此。点算完整部西游,大概有二三十处之多。最有名的一回发生在狮驼山。当时狮魔精被孙悟空制服了,不得不服软,口中高喊:“大慈大悲齐天大圣菩萨。”孙悟空立即纠正道:“省几个字儿,叫孙外公吧。”那老魔立即改口,左一口外公,右一口外公。那么悟空为什么如此喜欢做外公呢?
自称外公,当然是为了抬高身份。借长辈的名头用以抬高自身的行为,这在西游里面是随处可见的。譬如那些一心想吃唐僧肉的妖怪首领,总是对小妖儿们张口闭口地吩咐孩儿们如何如何,就是以长辈自居。这种行为习惯倒是颇像水浒里拦路抢劫的盗匪。宋江中了陷阱,被抓上清风山,大头领燕顺见了就立即让孩儿们把二三头领叫过来一起吃饭。连一向颇为洁身自好的林冲,自从上了梁山之后,耳濡目染间也习以为常地喊了起来。
孙悟空自称外公的妙处也是随处可见的。对小妖们自称外公,那些个称呼小妖精们为孩儿的老魔头就成了自己的便宜外甥。对魔头自称外公,更是让自身的辈分直接高了两级。如此一来,悟空与妖魔鬼怪的打斗,不仅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更是长辈对不听话晚辈的一顿教训,不仅占了道德制高点,而且行为上处于绝对正义。外公对外甥动手,即使下手重了点,让妖怪们提前去灵山向佛祖报到,也不用承担法律上的责任。外公一个不小心被外甥教训了,一旁观看的仙佛菩萨好意思袖手旁观、坐山观虎斗吗?
另外,悟空的这个外公可不是猪八戒插葱装大辈,而是实实在在有名堂的。悟空五百年前就当过齐天大圣,曾一人赤手空拳大闹天宫,打得十万天兵天将丢盔弃甲,仓皇逃窜。悟空还偷过蟠桃、盗过金丹、吃过御酒,搅扰地天宫天翻地覆,令一众金刚护法苦不堪言。有如此辉煌骄人的战绩,在一群刚刚起步拦路抢劫的妖怪面前,可不就是老前辈吗?悟空只是自称外公,其实已经是放宽辈数了,按照真实的排名,妖怪们可能仅仅是重子重孙辈了。悟空怕叫起来麻烦,大手一挥,还是叫外公吧。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当长辈,悟空为何独爱外公,而不取爷爷呢?事实上,悟空也曾经当过孙爷爷。譬如在西海龙宫讨杯酒的时候,在和黄眉大王交手的时候,他都自称孙爷爷。但这个习惯却没有坚持始终。说到底,面对一群由蜈蚣、老鼠、狮子、大象、蝎子变化出来的怪物,身为猴子的悟空还是觉得要让血统保持地纯粹一点为妙。如果取经路上有猴精作怪,再做一回孙爷爷那倒也不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