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视骄阳,向死而生

今天上班中,看到群里同事说:有位七月才入社的新员工妹妹,因为爷爷病重回家探望,在高速公路上发生车祸,离开了我们。当时第一个反应是不敢相信,反复看了几遍才敢相信,真的是年轻的她匆匆离去。

六一节,朋友圈被同一个悼念内容刷屏。公司某位前同事,聚餐后回家路上,骑摩托车撞上大货车,在孩子期待的节日前一晚,匆匆离开他们。

再往前:年轻同事的老公得恶性肉瘤……同事女儿刚大学毕业出来工作,一场车祸至今未醒……

不要以为是我们公司风水有问题,而是意外和疾病一直离我们很近。

中国人2013年的死亡率是千分之7.16,人数近千万,如果每位逝者都有6位亲人,10位相关者,每年受到死亡冲击的人就是1.6亿。---数据来自《超级个体》24_1

死亡消息对我们影响那么大,更不说疾病和我们相关联的数据了。曾经听到A朋友被下病危通知书,在办公室失声痛哭。曾经探望之前,知道B朋友得了癌症,在病房门口哭到无法抑制。还好,这两位都好好地活着呢!


面对突来的意外,不请而来的疾病,除了恐惧自己离去,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直视骄阳!

这些意外和疾病,我们都无法轻易地躲开。如果因为害怕面对而选择躲避,它并不会消失,反而因为背对,让我们更加恐惧。

如同面对骄阳,因为无法承受这炙热带来的痛苦,我们选择转身。而它从我们背后投下一片阴影,我们被自己的阴影一直笼罩,不得光明。直面骄阳,会痛,但会让我们看到光明,而不是只有阴影。

《直视骄阳》书中给了三个办法:

level 1 明白终有game over的那一刻

万亿年的进化中,没有任何一种生物能将寿命一直延长,不曾逝去。

当我们明白,再精彩的人生,终有结束的一刻。再操蛋的人生,也终有say bye的时刻。不管你是念念不舍,还是期盼已久,我们终有那么离去的一天。

若干年前,借阅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印象深刻的就是双腿瘫痪后,他心态的转变。不想拖累母亲,不想看邻里同情的目光,对活下去失去动力,每天孤独地在北京地坛公园里自怨自艾。看着公园里每朵花朵的绽放,看着每根树枝的抽枝发芽,观察着路人的悠闲或形色匆匆,终于,他明白了,如果离去是一个必将来到的结果,那么,安心地等待吧……

一旦想明白这个结果,我们就能通关,到下一level。

level 2 活在当下

当明天和意外,不知谁先来时,好好把握当下,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过。

海德格尔有提出向死而生的概念。孔子也说:未知死焉知生。不是叫我们朝着死亡前进,虽然我们确实在这条路上行进。而是以最坏不过就是死,理解死亡的意义,置之死地而后生。最坏的结果你都能承受了,过好自己想要的每一天还会难吗?

level 3 创造人生

接受最坏的结果,把握好现在每一刻,做我们一直想做的事情。

借用古典老师分享的案例:

《生命的清单》中一个有趣的故事:人死后,并不会马上离开,而是在一个类似候机厅的地方。如果人世间一直有人念他们的名字,那他们就永在,直到没人再念叨他们。

手拿iphone的你,会念叨史蒂夫•乔布斯。

吹着空调的你,会感谢威利斯•开利。

离不开wifi的你,会感激海蒂•拉玛。

他们都不在我们这个人世,却被常常提起。

当然,不见得我们必须得做出同样的贡献。但是,努力创造不一样的人生,不就是我们生活的意义吗?


最后,借用《权力的游戏》无面者贾昆的台词:

凡人皆有一死,凡人皆需侍奉。

Valar Morghulis,valar dohaeris.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是一个挺好的日子。不过在以前,我会觉得在这样的日子里快乐,有点“不道德”。因为,就在大前天,10月19号,我8...
    老齐007阅读 3,030评论 0 0
  • 忙碌的周五,工作接撞而来,没有半点周末的讯息。 不知怎的,今早打开朋友圈同时看到几位朋友在悼念突然离世的故友。20...
    书小雅阅读 3,203评论 0 2
  • 这个话题很沉重。讲的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面临的死亡。昨天的自己已经死去,向死而生是做到珍惜当下,把当下的每一天都当...
    蔬书菜阅读 4,235评论 0 1
  • 弟弟在连续一个月的倒退后终于开始爬了,加油,小可爱 补近期发展情况 10月初会后退,并趴着转圈 10月底,冒出下牙...
    MaggieDaifen阅读 1,254评论 0 0
  • 这题没做出来。需要复习 stock III可以划归为两个stock I问题,每个的Space是O(n), 不过真的...
    Flashpacker阅读 1,26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