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中国企业家,虽然人家不知道我

今天快下班的时候,一位认识的老板给我打电话,说她要到北京汇报工作,希望我写一篇工作报告给她。

她和我联系的时候,恰好在上海学习股权结构设置的课程。

“你要给我写点东西,课程结束之后我就要到北京了”她说。

“你觉得我汇报的时候,需要说些什么”?

“我要不要说一些团队介绍的东西啊,合适么?”

“我汇报的时候,哪些是重点啊”

这都是她的问题,诸如此类。

看得出,她很急迫,不过她公司所处的这个行业,也正在开始受到政府的关注。以前这个行业暴露出来的很多问题,已经受到国家层面的注意了。

她想赶上这波红利。

我写这篇文字的时候,已经和她敲定了这篇汇报,改了五次,把汇报的细节沟通了一下。这一切,都是她在动车上完成的。

做企业,真的不容易。做个企业家,更不容易。

弄完之后,窗外似乎下雨了,这几天台风就要来了,窗口上吹进来很大的风,我光着上身,感受着这一切,突然有所感触。

我写点企业家精神的东西吧。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人性,一直存在于人类的社会中,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建立和扩张,让企业家精神得到蔓延,人们开始更加关注企业家精神中蕴含的人性的东西,因为本来,企业家精神就是人性的一种彰显,只不过之前的历史阶段,例如中世纪,那些企业经营者都是依靠巧取豪夺来积累财富的,而当前的市场扩张和资本主义的上升期,人们才将企业家精神从人性的角度予以关照,原来野蛮的方式才被终结。

企业家精神是否蕴含在生产性活动中,这个是不一定的,因为当前的很多企业家,也不得不在非生产性活动中花费一定的时间,这种非生产性的行为当然也包括破坏性的行为。

为什么呢?因为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游戏规则,这个游戏规则决定了企业家在生产性活动和非生产性活动中要进行一定的活动分配。

世界银行曾经对中国的营商环境进行了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家平均花在生意上的时间是9.99小时,其中,约6.92小时花在生产活动上,3.07小时花在了应酬交际等非生产性活动上。

在经济制度好的地方,民营企业家会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企业经营方面,非生产性的应酬交际时间则会显著下降。

经济制度不好的地方,非生产性的应酬活动时间就要长的多。

当下,在很多地方,生产经营活动总是企业的主业,为什么呢?毕竟,生产活动是企业家主要的活动,这是企业家天然的属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即使企业家的企业处于一个经济制度不好的地方,企业家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企业经营,原因除了第一种原因之外,还有就是,为了寻租,企业必须生存下去,以便为企业家寻租提供经济来源。

所以为什么会产生很多奸商,有很大一部分和大环境有关,谁想做坏人?

自行体会吧,亲爱的读者大人们。

算是漫谈。祝大家晚安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