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名士

  1.立志扫天下的年轻人。陈仲举名蕃,东汉后期名士和重臣。小时候父亲的朋友问他为什么不打扫房间,就有了“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能事一物”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东汉宦官专权,清流大臣多次交锋均败北,刚正的陈蕃被捕,本有多次隐退避祸机会,但他选择了信念,遭宦官轮番羞辱殉难。为彻底清除清流大臣,发动了两次“党锢之祸”,禁止名士门生族人出仕为官。结果有二。一曰直接导致凉州董卓拥兵入洛阳,加速了东汉灭亡,拉开了三国序幕。二,清流挽救东汉危亡失败,很多士人选择归隐与放旷,导致儒学彻底奔溃。“盖魏晋人之一切风气,无不自后汉开之”。

  2.名门望族

琅琊王家全盛于西晋到东晋南北朝。

裴家由魏至唐无所衰落,有600人被载入二十四史,出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尚书、侍郎、御史、常侍、级别125人,刺史,太守288人,没有任何家族能够打破。

    3.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阿满之崛起

    其父夏侯嵩为宦官曹腾养子,出生原因被士人所鄙视,加之狡诈的性格,身材矮小,形象差,在讲求仪容、气质的时期,实在难上台面,为士林所不齿。但阿满将所有的鄙视和不屑暗藏心脏之深处,咬破嘴唇,立志奋发图强,一定成为人上人,走上人生巅峰……深谋远虑的他开始一系列骚操作,从镇压黄巾起义起家,到诛杀宦官(宦官之孙),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终于出人头地……但人家还是看不起,宗世林曰“松柏之志,犹存我心”。望着远去背影,阿满觉得世界空荡荡……苦闷心情再一次造就了阿满在文学领域的腾飞,《观沧海》观海天之辽阔,感宇宙之无极,想人生之微茫……不断的精进,阿满成为三国时代最伟大的人物,超越刘备、孙权、诸葛亮想加之和,于政治、军事、文学。所谓“建安风骨”,孟德一人之风骨也。

    4.  科普“建安风骨”:“建安”是汉代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的年号,“建安风骨”则是对汉末魏初诗歌创作特色的传统概括。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场、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 范。

    在反映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的同时,又表现出统一天下的理想和豪情,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又具有“慷慨”的艺术特色。而“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正是“建安风骨”的内在精神,在诗作中主要表现为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