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则学论语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思无邪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注释】

1)  齐:齐国

2)  韶[sháo]:舜时的乐曲名

3)  三月:三个月

4)  图:预料

5)  斯:这里指这种境界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的乐章很喜欢,以至于很长时间吃不出肉的味道,于是他说:“真是想不到啊,欣赏音乐竟然达到了这种奇妙的境界。”

孔子一直以来都希望通过礼乐制度使得国家稳定,百姓安居。“礼”大致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乐”则更大程度上是与祖先神明的祭祀传统联系起来,作为追思前人,表达孝道的途径。“乐”在祭祀过程中与具体的“礼”相配合,完成祭祀所需要的仪式。孔子认为这样的仪式有助于社会安定,淳朴民风。但是在春秋时期,国君对礼乐的运用越来越乱,国君大臣违背制度使用礼乐的现象非常普遍,孔子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礼、乐、射、御、书、数”作为儒门六艺,是古代儒家知识分子必备的技能。《韶》乐是当时典雅的古乐。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鉴赏能力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形容的说法,说明他对古乐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 孔子说:“即使在只有十户人家的地方,也...
    独者L阅读 5,348评论 0 3
  •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学会学夫子国学阅读 3,012评论 0 0
  •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
    学会学夫子国学阅读 3,538评论 1 5
  •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曰:“益...
    学会学夫子国学阅读 3,477评论 0 3
  • 不知道谁的妈妈在离婚的时候对她说了一句:“一辈子太长了” 她说:爸妈离婚,就因为爸爸向妈妈养的兰花盆里弹烟灰…… ...
    心语x阅读 1,30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