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的背后》(9)

文/端木家达

      李婉清坐在桌前算着盖房的钱,盖这两层小楼至少得18万。可她省吃俭用几十年,手里攒的积蓄只有9万——作为一个月挣400块的小学老师,这已经是她一辈子的心血了。还差整整一半的钱,这缺口像块石头压在她心里。

      她琢磨着分期付钱的办法:开工先给工程队5万,房子盖到一半再给10万,年底把剩下的钱结清。她让弟弟李建民帮忙找了乡里的建筑队,巧的是,队长是她老同学的儿子。有这层关系,她心里踏实些,觉得活儿应该差不了。

        说干就干。在弟弟家里,李婉清系上围裙亲自做饭,摆了一桌热乎菜招待工人。这顿简单的“开工饭”吃完,盖房的事儿就算正式开始了。谈好了包工包料,年底一次性结账,这样她也不用自己去买材料,省了不少事。

        因为是熟人干活,李婉清不常去工地盯着,偶尔路过的时候,也就是笑着催队长快点盖——她盼着过年能搬进新房。眼看着房子一天天长高,快封顶的时候,她提前蒸好了馒头,亲戚们也送来了“高升”鞭炮,图个乔迁的吉利。

      春节前几天,新房终于盖好了。李婉清和弟弟抱着行李搬进新家,看着深深的院子和崭新的楼房,她站在堂屋里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可算回了老家!”以后能呼吸乡下的新鲜空气,跟老姐妹们打打麻将、跑跑步,日子有了盼头。

        在阳港市上大学的儿子张军也回来了,母子俩在新房里过年。这个年过得特别热闹,李婉清恍惚觉得回到了小时候,心里就一个想法:“得好好活着,不能辜负了日子。”

        可高兴劲儿过去,现实的难处又来了。她从银行贷了几万块,又跟弟弟借了5万,才把盖房的钱付清。可春节后张军就要开学了,学费和生活费还没着落。没办法,她给女儿张丽打了电话。

        电话里,张丽语气很为难:“妈,不是我不帮你。你女婿原来的外贸公司改制,他下岗了,家里全靠我那点工资,孩子正花钱呢……”第一次跟女儿开口借钱就被拒绝,李婉清握着电话半天没说话,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觉得女儿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最后,还是老同学帮忙凑了钱,才够张军的学费和生活费。好在这是大学最后一学期了,等明年孩子参加工作,就能挣钱还债了。李婉清看着窗外的新房,叹了口气——这房子是她的念想,可也成了负担,只能咬着牙慢慢还了。(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端木家达 接到阳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李婉清把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告诉了张丽,张丽也打心眼里替弟弟张军高兴...
    端木家达阅读 47评论 0 2
  • 文/端木家达 五、姐妹反目 这一年,张丽刚满四岁。张大明的姐姐、姐夫在迎春市市级机关工作,家境比李婉清家优...
    端木家达阅读 58评论 0 3
  • 八、光荣退休 回迎春市的路上,李婉清靠窗坐着,眼神望着外头直发呆。猛地想起张大明,她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
    端木家达阅读 65评论 0 4
  • (已在简书发过,但太零碎导致故事没头没尾影响阅读,现整理重发!) 一 出生 午后,日头正毒。草木耷拉着脑袋,鸟虫藏...
    温沐阳阅读 871评论 0 18
  • 一 姐姐比我大六岁,从小到大,我就象个跟屁虫一样跟着她。因为谁若敢欺负我,姐姐便会找他拼命。 有次我们几个小孩子在...
    云飘碧天阅读 3,991评论 41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