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快速消化微课笔记

本月7号,在快乐妈妈群做了一次导图的分享。对象是漂亮的妈妈们,好学的妈妈只听过导图,不知道如何去使用,所以有了的分享需求。分享前与Maggie进行了会面并交流,得到一些需求,然后有了本次课程。

因为得知妈妈群体对导图可能还没有太多的认识,算是做一次基础再加微课笔记的实例分享,也就是本次的分享就是以身示教的过程。下面简介一些主要内容。

导图并不是什么神圣的东西,其实就是两个东西中间出现了链接,就好比我与“快乐妈妈大本营”在Maggie的拉线下形成了链接。这就是“导”的过程,表现出“图”的样式。

讲课中我呈现出大纲,目的是为了告诉妈妈们,我的内容从大纲出来。逆向过来就是听微课时大家要从内容总结出如此的大纲,这个大纲就是导图形式呈现。

回来讲课内容,如下图,我将“做笔记”从“有何用”中提取出来形成本次课程的独立内容。根本上说,它们是从属关系。所以到底是从属还是并列关系,有时得看各人的观察角度。

可能大家对思维导图大多停留在名字或者网上千变万化的图片上。这里还是说说来源,来源于一个英国人东尼博赞从达芬奇的视觉笔记上总结出来的工具。

我们根据上面四个步骤想想如何画出妈妈家庭角色这个思维导。

其中,有个角色叫自己,为什么?演好自己这个角色,学会爱自己,才更有能力去爱人。

导图的作用有很多,关键是看各人目的。

刚小试了一下导图的画法,我们算是熟悉了一下这个工具,那现在我们看看这个工具有什么用。

个人观点,导图作用只有两个:拆解(解构-整理-记忆)、创造(头脑风暴-整理重组)。

拆解可以用到读书笔记、记忆等;

创造的体现就好比本次的课程,在群主提供的信息下,将头脑的知识进行了分类再创造重组。

具体可看如下两例子:

首先,听课前在纸上先记下对这门课的疑问,带着问题去听课,用铅笔做第一次;

其次,按照一页PPT一枝的方式进行内容摘抄,用词组和短句摘抄;

第三,就是需要将各枝进行大概的逻辑整理,就是将各个分支的从属关系分辨出来;

最后,因为这和个人关注点有关,所以可以按个人喜好去进行重新的整理。

大对于微课,我们目前受到的困惑大多是:听完就听完了,好像没带来什么影响,也记不下这么多的内容,记的内容不知道如何整理,没有整理就更难系统地记忆,没有记忆就更难应用到行动上。

带来这么多的困惑,原因是什么?

我们学习任何知识需要做的第一步叫选择,比如今晚听这门课,你目标是用来干什么的?就只是为了整理笔记吗?笔记谁都会做,而且有人速记可以码下全篇演讲内容,但有用吗?

文字不转化永远只是信息不是知识。所以我们将目标定义为提取所需,应用到生活上。如果是为了自我成长,那就记录下自己不知道的要点,然后整理出自己需要的架构,如果是为了传播,那就整理出系统性的内容要点,再整理分享出去,接受别人的反馈然后总结是否需要改正。

以上的碎碎念完成了一正式的讲课,后续也收到妈妈们的画图并做出一些回馈讲解,希望导图能在妈妈有限的学习时间起到作用,感恩。

最后送上微课后一些同学的反馈,她在听微课后用上了导图哦,棒不棒(如下图左),像模像样哦,然后我做了一次整理如下图右方两小图,导图一定要将思维整理的“导”字再强化一些,得和摘抄笔记有些区别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062评论 25 709
  • 林萧萧和老何,小两口结婚刚俩月,就离婚了。 他们结婚后,因为婆婆就一个人,夫妻俩就跟着婆婆一起过。 婚后,单位放假...
    一叶扁舟一世繁华阅读 8,455评论 0 0
  • 每天早上从家里到地铁站有一段距离。虽然距离不远,但是附近的电三轮仿佛都有了默契,都要价8块。感觉颇贵。 如果不是要...
    xiaojieLu阅读 734评论 0 0
  • 思绪飞,清风扰,碧莲秋柳影动 忆昨梦,君长留,抚花与君同 月影动,步步愁,秋波更含离愁 隔重洋,音讯断,念君几许瘦
    清鹿阅读 1,436评论 0 0
  • 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要写下点什么,我只是在想或许写下来能让自己感到踏实一点,可以有那么一点点的寄托。 ...
    萌动大肥阅读 2,86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