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周作文第132期“游”。
前天“小城户外”微信群,发了一则消息:5月7日7点30分,出行鄢岗镇、双椿铺镇。游览鄢岗之星、毛叶草花海、金色麦田、双椿铺小金寨新农村、大草原等。户外健身之旅,请诚信报名。A费48元,包含全程租车费、大锅饭、焖肉、炒菜、小咸菜、油炸花生米等。
这两个乡镇虽然我都去过N次,但近年来打造的几个农旅融合示范点,还真没去过。还有一个吸引我的,是大锅饭。大锅饭还真是好多年没吃过了,想想唾液就开始分泌,果断报名。
7点30分,59座的旅游大巴准时启程,第一站去“鄢岗之星”。
“鄢岗之星”事实上是一个观景平台,座落在鄢岗镇李楼村万亩梨园内。我曾在观景平台没建之前去过梨园,这个时候去,园内景色其实不是最好看。清明节前后,万亩梨花开,那才叫壮观。还有就是十月份,晚秋黄梨成熟的季节,一个个如倒挂金钟般,压弯了枝头,躬着身钻进去,一不留意就碰了头。小篮子摘满了,挑一个最大的,随便擦一擦,一口咬下去,甜甜的汁水从嘴里溢出来,那才真叫惬意。
正当我回忆甜甜的梨汁时,大巴车已经停在了“鄢岗之星”下面。游客们像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地愉快下了车。沿着螺旋式云梯,登上观景台最高层,放眼望去,真是一年四季各不同,旅游路像条条彩带将葱葱郁郁的梨园串在一起,人工湖碧绿荡漾,像蓝宝石镶嵌在绿毯中。据李楼村支书介绍,黄梨生态园是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建设的。 目前,光是“梨产业”就带动农户60余户,增加岗位200余个,户均年收入2万余元。
大家拿着手机,这看看那拍拍,直到领队喊集合,才依依不舍地上了车。
第二站去了最近很火的双椿铺塔湾村灌河湿地“大草原”。几年前,私人老板将灌河荒滩种上牧草,本意是自己养牛养羊,后被小城摄影人拍了视频发到网上,成了网红打卡之地。现如今成群的牛羊在草场悠闲地吃草,灌河主道已被清淤,老板转型开展水上游乐,有水上飞人表演。不得不说,改造后的景色确实美,碧水蓝天,绿油油的草场,又是一通拍照拍照。
午餐就在大草原边上特别划定的区域。下车玩时,领队讲12点集中吃饭。还不到12点,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走来。特制的铁锅架在特制的炉子上,远远地就闻到了大锅饭香。一大盆当地青萝卜焖五花肉,一大盆毛叶菜炒千张,50几人手里拿着自备的饭盒排了长队,慢慢往前挪动着等待后勤人员打饭打菜。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高中时打饭,男生一听下课铃响,拿起碗就往食堂冲,虽然排着队,女生永远站不到前面,一转眼就过去40多年。
端着打好的饭菜,我看看周围的人,都吃得非常香,两个简单的菜,都吃出了山珍海味的感觉。
吃罢午饭,稍事休息后,就前往了金寨村。金寨村农作物以粮油和中药材为主。微风中碧绿的麦苗,荡起了绿浪。小麦正灌浆,成熟还需月余,微信群里说金色麦田还不到时候。大巴在绿浪中穿行,两点半到了金寨村文化广场。
金寨村也是小城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只见乡村道路干净整洁,一栋栋农家庭院新颖别致,一面面徽派形象墙掩映在花草绿树之间。过去杂草丛生、污水乱排、垃圾成堆的现象不见了,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小公园和休闲健身场老人们领着孩童玩耍,真的分不清是城市还是村庄。
四点半,旅游大巴准点离开,我们也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如诗如画的金寨村。
这次参加户外结伴游,收获满满,乡村变化太大了,到处呈现出一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的景象。
有时间别总想去游大型景区,到乡村去走一走,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