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历代社会体系制度的变迁——《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社会体系大体分为这么几个部分组成:1)政府组织(治理权利分配);2)选举制度;3)经济制度,主要是赋税制度;4)兵制及国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详述了汉,唐,宋,明以及清朝历代以上几方面制度的变化。内容实事求是,对比分析鞭辟入里,看到了一千多年以来中国社会制度的变化。

封面

    在阅读过程中,有几点启发:

      汉,唐并不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真正的政府管理属于相权。而明、清则日益专制。说明制度,并不会一直在进步,也会有退步。类似的还有,历朝的科举考试制度。

    一个好的制度,时间久了也会变坏。外界环境一直在变,维持制度的人、现实情况都在变化,而人们往往用制度迁就现实,制度不好的一面就会被利用,成了不好的制度。制度是实践中得出的理论,实践发生变化,理论就不适用了。所以说要与时俱进,就是理论要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

    评价一个制度,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人事制度。现在很多人评价古代制度,以封建一词全盘否定,实则不符事实。

  没有绝对大公无私的制度,制度都参杂着通知集团的私心。但私心过重,偏离客观,则制度也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