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只会重视那些适合于实现自身目标的东西。倘若没有搞清楚一个人内心当中追求的那种隐秘目标,我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任何一个人的行为;也只有明白了一个人的所有行为都受到了此种目标的影响,我们才能去对一个人行为的每一个方面进行评判。——阿德勒
案例1:
一个3口之家,周末,妈妈和孩子喜欢在外面吃饭,爸爸喜欢在家吃饭,只要他在家,就会强制要求妻子和孩子回家吃饭。
妈妈和孩子常年在家,周一到周五都是在家吃,周末2天上完外面的课,特别喜欢去放松一下,吃一下外面的饭。
爸爸上班,基本都在出差,在外面吃饭,回到家后,特别喜欢呆在家里吃饭。
当爸爸回到家,尤其是周末的时候,就会强制要求家庭中的其他2个人必须回家吃饭,理由是外面的饭品质不好,对健康有害。也体现了男权主义,要求妻子和孩子顺从。
案例2:
一个小公司的技术员,不服从女上司,处处与之为敌,还联合其他员工一起闹事,制造人为的障碍。简介给不善人际关系的女上司施压,让其感觉自己无能,知难而退。
女上司觉得自己所作出的任何一个决策都在为了公司利益、为其他员工着想的基础上作出的,没有错。
男员工内心当中追求的那种隐秘目标是:获得优越感、竞争胜利的快感(掌控他人、权利、地位)。通过获得人心,夺取权利,为自己谋福利。
女上司的内心当中追求的那种隐秘目标是:以公司利益为重,兼顾公平公正。
其他员工觉得这个男员工是为他们的利益作战,他们是一条心的,达到了女上司,说不定他们当中的某个人就有可能得到重用,会有无限的好处。他们只重视实现自己目标的东西,忘记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最后男技术员作为所有技术人员的负责人,获得管理、有权支配其他技术人员的权利,在他们做事时候,站在他们背后指挥。在此之后,更多的为自己争取福利(多多接触客户,可以私下接活;独立办公室、不用暗示去办公室、报销每个月的油费等)。
女上司觉得自己既然不善人际交往,那就独立出来做对公司更有价值的事,从头开始,新创一个独立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