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第7天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学习的内容,较昨天的容易理解一些,稍感轻松,心情愉快。

        无善无恶的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既无善无恶是至善。

        世间万物本无善恶,只是存在的事物而已,因为有了我们主观的喜恶爱好,事物也就分了善恶,分了善恶也就动了气,本身就远离至善了。

        分析善恶还是从自己的本心出发,心即理也,万物存在都有其存在的道理,站在不同的角度也就无所谓善恶了。更何况万物本身是相生相克,阴阳调和的。所以我们不要从表面上去分辨善恶,那只是我们的私意在动。心志坚定,把自己的私欲一点一点的克去,心中也就只有天理啦。

      天理只在心中,不要在心之外的事物上去苛求,那样是找不到的。心即理也,从克己上多下功夫,克一切自己省察到的私欲,发现不合天理的马上改正。心中自然只剩下天理,所以人人都可以像尧舜一样做圣人。圣人并非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一味地追求做圣人,只是去学太多的知识,却没有去做克己的功夫,只会让自己的心蒙尘,让自己的天理驳杂,反而离天理越来越远。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吾辈用功,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的一分天理,何等轻松,洒脱,何等简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先生问在坐之友:“比来功夫何似?” 一友举虚明意思。先生曰:“此是说光景。”一友叙今昔异同。先生曰:“此是说效验。...
    沐云斋阅读 4,768评论 2 6
  • 笔者写下这个题目,可谓诚惶诚恐,深感要对一代大儒的思想有所评判,力道仍非常浅薄。能写这篇文章,缘于读梁漱溟先生的书...
    云之汉阅读 10,722评论 0 15
  • 写这篇文章是有感于俞敏洪的书《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中一篇名为“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需要你”的文章。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是...
    小清读书阅读 4,003评论 0 0
  • -01- 毕业的第十年,我在同学会上见到小葵。 说到小葵,我总想起高三那年夏天的傍晚,小葵在晚自习铃声响起的前一分...
    猪小浅阅读 5,422评论 14 19
  •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男子一身蓝灰色长衫...
    安之若零阅读 3,926评论 1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