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而言,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史蒂芬.柯维写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好习惯》。
我是在2018年偶然间知道这本书并买回来阅读。
这本书中有三个层面的内容把我从当时迷茫、焦虑、不甘和愤怒的负能量深坑中拉了出来。
那时侯是我结婚的第3年,宝宝2岁,我不甘心要成为全职妈妈,再加上和老公是相亲认识,不堪众人催婚压力的重负下结的婚,夫妻关系并不亲密,婆媳关系也糟糕。除了无时无刻被宝宝需要着,我似乎跟这个世界也没什么关系了。
我讨厌当时的自己,也讨厌生活中的一切,包括生活本身。我爱自己的宝宝,但我一点儿也不享受当妈妈,很恐惧成为整个世界只剩宝宝的“宝妈”。我想要改变自己。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阅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深刻影响我的第一个层面的知识点是:
我们应该不断迭代自己的思维认知。人的改变是从内而外的。一个人若要改变自己,塑造新的自我,首先需要改变已有的思维习惯。当你改变了自己的思维习惯,你的行动就会随之改变,既而便能改变生活,改变人生。
这对当时的我而言,就相当于吃了一颗定心丸。因为我身边的人都认为,阅读是一件无用功,坚持阅读行为就是一种浪费,一种懒惰。
第二个层面的知识点是:
个人成长分为三个阶段: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想要让自己从依赖期成长到独立期,需要在生活中持续践行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这三个思维习惯。
这使我明白了当时的自己之所以身陷那么糟糕的人生境地,是因为过去的自己做事做人全凭情绪决定,而自己的情绪又总是会被他人左右。完全没有好的思维习惯来约束、支撑自己的行动。
第三个层面的知识点是:
积极主动原则的核心观念是指:在人们面对刺激和做出回应之间,并不是仅剩本能反应,其实还有自己主动做决定做选择的余地。正如《活出生命的意义》中所说的:“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
同时,要事第一原则是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重要但是并不紧急的事务上,即时间管理矩阵的第二象限,完成这些活动能够提高个人的处事能力。使得个人行动更聚焦,做事更专注。
当时的我终于明白自己并非没有选择,并非只能不甘心地被迫乖乖呆在家里,任由自己在一天天的自我消耗中无可避免地变成黄脸婆。我可以选择努力做一个好妈妈,我还可以选择在成为妈妈的同时依然葆有一部分自我。
我的生活状态很混乱。虽然这很容易诱发我情绪崩溃的问题,但是没关系,我可以选择学习和它和平相外,我也可以容许自己努力不崩溃但依然失败了的情况发生。
……
总之,阅读这本书我学会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