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司的小A突然引起了一个话题,聊起了上学时的专业,突然发现,在公司中,大多数人现在所做的工作都与自己的专业没有关联。
你的工作与专业有关吗?
据统计70%的人毕业都没有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我自己也是如此,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大家都会畅想未来自己要干啥。
学了商务英语,以为自己能成为外贸小资,端着咖啡、画着美美的妆,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穿梭在世界各地。后来才发现,大多是在电脑屏幕后,疯狂的刷着邮件。
学了服装设计,以为自己能成为时尚的宠儿,站在聚光灯下,肆意的展示自己对美的认知,引领着时代的潮流。后来才发现,一不小心淹没在职场中,沦为普通职员。
学了建筑工程,以为自己能够建大楼盖房子,炫耀的指着某大楼,这是我盖的。后来才发现,只想劝甲方爸爸善良点。
学了行政管理,以为自己毕业能够统领全军,汇报总经理,带领团队,专业的职场OL。后来才发现,成为了一名上服务老板,下服务员工的“打杂”员。
学了财务会计,清楚地知道自己以后自己要管账,精明专业的管理着财政大权。后来才发现,有贴不完的凭证、理不完的票。
你的专业成就你的畅想了吗?
记得毕业的时候,就业指导的老师说:“五年内可能你们的差距不大,但十年后你在看看你的同学,差距就会明显出来”。
影响整个差距的,应该就是毕业后大家的选择了。
现在我们也会或多或少的听见有人说:
如果我当初去做XXX的工作,现在一定不会是这样。
如果我当初不选择这个行业,估计现在也不会这么煎熬。
如果我当初听XXX的话,现在肯定是不一样的。
自己选择的轨迹,哪有那么多如果可言。
小A说自己以前上大学的时候,也是积极向上的美少女,学校各个活动角落,都能看到她蹦跳的身影,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本着自己一定要奋斗,没有选择回家,留在了西安这个城市。
为了尽快摆脱家里父母的催促,很快的找了一份工作,去一家快消品公司做助理,来不及去规划未来,顾不上考虑梦想,只想有一份收入先立足,刚开始毕业的大家,工资都差不多,她也没有去过多计较,总觉得不合适还能换。
她做了销售助理,换岗了行政专员,谁知道这一干就是4年,消费经济在不断地增长,她的收入是不温不火。跟她一起入职做销售的,已经可以随意的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潇洒的生活消费,她还在拮据的算着房租后还有多钱,人和人真的不能比,大概她能拿的出手的就是朝九晚五的“舒适”。
压抑久了的她,选择换工作,小A说再换工作的时候,她折腾了很久,也去尝试面试不同的岗位,挣钱的销售、有点技术的美工设计,甚至想过去找个本专业的工作。
再次走上面试之路时才发现,没有同等经验的她,连简历初选都过不了,销售谈到任务要求时,她都很犹豫的退缩了,习惯了朝九晚五,就害怕去挑战极限。
最后,还是选择了行政工作,日子还是一样的一样......
第一份工作对你未来职业的选择影响大吗?
01
记得有人说过:没有人是靠第一份工作发家致富的。20来岁的时候,工资不是我们要考虑的第一条件。
如果一份工作不能改善生活,是拿他来消磨青春的吗?
第一份工作的起薪,决定了你对自己的责任。
有的人说:我会考虑公司的长期发展。
你仔细品品,公司的长期发展与你有多大的关联?
应该想自己在这个岗位上的会有怎样的长期利益。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人说过:没事,刚毕业第一份工作意义不大。
有没有想在想怼这种人的冲动。
第一份工作的终点,决定了第二份工作起点。
02
我记得我的上一家老板,特别爱问的一个问题:“你有规划吗?”,这似乎已经成了老板对工作问题的标准回答,甚至一度成为公司的一个梗。
现在,问问自己求职的时候有过规划吗?
未来可能有太多的未知和变化,无法感知和预测,但是,依然需要我们踮起脚尖来看,看看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最远的未来有什么。
不要拿不懂、我还小做思考的借口,社会不会等着你长大,只会用现实回报你的无知,在就业的时候,不得不去衡量,甚至揣测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身边有一个爱拍视频、照片的朋友,之前看来是有点“不务正业”,现在站在“自媒体”的风口浪尖,谁又敢轻视他的能量。不需要去规划每一个方向,但一定要迎着某个方向,顺应趋势蓄势前行。
03
再说说小A也曾经试图改变过自己的现状,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
面对未知和改变你有挑战的勇气吗?
没有什么事会是一辈子,一定要做好随时改变的心态,更重要的是打磨自己一颗坚韧的心,提高自己不断挑战的能力。如果小A有勇气去面对改变,未来也许又是另一番天地。
每一个选择都是一场博弈,只有不断地成长,未来才会海阔天空,职场的选择哪有什么理由,唯有不断地去获取技能,攒着“大招”,一定会绽放光彩。
作者:叨小镜,自由撰稿人,热爱生活,专注写、成长,乐于分享。让我们一起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