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222】熊瞎子掰苞米的启示

今天是书写的第222篇,看着一群的2,感觉还不错,通过比较2的写作方式也坚持了这么长时间,给自己点个赞。
今天先讲一个小故事:

熊瞎子,到山下农民的玉米地里,去偷玉米。他每掰下一穗玉米,就往腋下一夹,再掰,再夹,然后之前的那个,就掉在了地上。。。看起来,他掰了好多苞米,但是,最后剩下的,还只是一个。

这个寓言故事大家耳熟能详,现代用【熊瞎子掰苞米】这句歇后语用来形容有些人学习、工作不得要领,不扎实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劳而无功。(看到这句话,突然感觉好像是在说呢,捂脸.jpg)

周末课堂上在给学生们讲学习的良性循环:预习--学习--复习。在逐个讲解他们的含义时,为了给学生们讲解清楚到底什么是复习时,稍微有所停顿。因为孩子们已经上了六年学,复习这两个字听过无数遍,大概齐也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讲解才能提升孩子们的认知呢,怎样才能帮助他们认识到复习的作用,以及对他们自己的价值。

说实话当时大脑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复习这个动作。把自己学过的知识再看一遍,记下来,等等都是很普遍的做法,很多孩子也知道这么做,但是就是不做,怎样讲解才能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呢。

复习,就是在学了一阵子之后,回头看看自己都学了什么,学会了没有,是不是都扔了。!!!当说出这个【扔】字,突然脑子里蹦出了熊瞎子掰苞米的故事(可能自己体会最深,碰到合适的场景就显现出来了)。接着给孩子们讲了这个故事,重点是强调哪一个新的就掉一个旧的,最后只剩下一个(孩子们听之前都表示没听过这个故事)。

讲完之后,孩子们都理解了,复习就是回头看看自己都收获了什么,如果发现知识都扔在了地上,此时会考虑用一个麻袋把他们都收在一起,继续往前走掰苞米。

好了,能传递出这个信息,我就满意了,起码孩子们知道发现自己那些不足或者一些知识忘记后,知道要回头看看,并且采取行动。重点还是采取行动,这才重点。

有了这次经历,让我感到很兴奋,教育这件事还是很有趣的,关键是看自己想要传递什么信息,怎样给孩子们传递这些信息。这些事情我都很有兴趣去实践,去了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半夏苼】 一、 陈瞎子,本名叫陈大生,村里能叫出他本名的年长者都逝世了,和陈瞎子同辈或者后生们,都叫他陈瞎子...
    言一晏阅读 6,636评论 26 24
  • 自我加压,2018年10月1日充电: 一、经典感言: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
    河北南和胡刚强阅读 2,846评论 0 1
  • 最近回看一些之前学的东西,突然有一种脊背发凉的感觉,怎么学的这些东西好像根本就没理解啊。表面看,很多东西都看了,可...
    A一心向上阅读 826评论 0 0
  • 在我印象里、全天下的古镇都一个样:老旧的石板路、锈迹斑斑的建筑以及必不可少的,以少数民族为支撑的文化底蕴。这些种种...
    咸鱼Echo阅读 575评论 2 7
  • 一路走来,越来越清晰看见了自己的成长。以至于,看过去的文字,总是稚嫩得有点涩口,像冬天未熟透的柿子。 但所有这些,...
    Miss脑子不够用阅读 257评论 0 0